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徐蓝教授为良乡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

2018-12-13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12月13日晚,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在综合楼1203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以“国际形势的演变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为题,为同学们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良乡基础学部教学副主任田至美老师和教学办公室兰侨成、谢迎姣及300余名大一同学到场聆听。

  徐蓝从国际形势的演变和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变化切入主题。二战以后的国际形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阶段;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两极格局的解体阶段;多极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阶段。她指出:随着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美苏争霸时期,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同苏联交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上高歌。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美苏关系在摩擦与缓和中发展,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而此时,中国与苏联、美国同时交恶,国际外交环境极为恶劣。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中美关系逐渐向好,中苏关系愈发恶劣。进入80年代,世界进入大变动、大转折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结合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对其作出重大的适应性的调整。新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为新时期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人民打开了一扇“梦想”、“富强”、“崛起”的大门。回顾和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发展过程及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讲座的最后,徐蓝教授呼吁我们肩负起新时期新青年的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所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保护自己,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承载祖国希望的青年大学生,就更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供稿:谢迎娇)

(值班编辑:马宇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徐蓝教授为良乡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