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音乐学院 > 新闻公告 >

“一纸相思”万里情 ——记福建南音音乐会

2018-10-08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音乐学院新闻网

2018年9月25日晚7时,一场以福建南音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在我校举办。本次音乐会由图书馆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项目主办,是“请进来”系列的学术展演音乐会。南音演出团队由来自台湾和福建两岸南音艺术家组成。音乐会由音乐学系主任、音乐学专家赵晓楠教授做开场介绍,并对南音进行了简要的学术讲解。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音乐会前,来自台北的南音艺术家向图书馆副馆长唐锐赠送了有关南音的书籍和唱片。随后,在福建省人大代表、厦门侨联主席、我校校友吕韶风女士的导聆下,音乐会正式开始。两岸南音艺术家边演奏边示范讲解,在他们精彩的演绎下,南音古朴、典雅、舒缓、低回的音调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一传统古乐的魅力。

此次音乐会的主创人员林素梅女士和卓圣翔先生均为台北南音艺术家。林素梅女士,工于唱腔,以科学方法归纳了南音箫弦的润腔规则及演奏艺术。卓圣翔先生今年已73岁高龄,是台湾著名的南音作曲家,已作有超过千首南音新曲,其琵琶弹奏也是独树一帜,素有“琵琶圣手”之称。

音乐会上,南音艺术家们还通过与观众热烈的互动,向观众们展示了南音艺术传承与实践,探索了如何将南音更好的保存,让南音更贴近群众、更深入人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纸相思”万里情 ——记福建南音音乐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