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音乐学院 > 新闻公告 >

音乐学系2018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周开幕

2018-10-16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音乐学院新闻网

2018年10月15日上午,音乐学系“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周”开幕,活动邀请了北京曲艺团优秀的曲艺表演艺术家和琴师们来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开幕式上,系主任赵晓楠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教学安排,陈爽担任开幕式展演的学术主持。

陈爽首先介绍了应邀来校的十位表演艺术家和琴师们,他们分别是著名单弦表演艺术家王红艳,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传承人李想,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琴书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才,中国李派快板书第四代传人孙宏超,三弦演奏家马小祥,坠胡、二胡演奏家刘源,四胡演奏家鲍立,琵琶演奏家王雪和扬琴演奏家贾楠。随后,他介绍并强调了同学们在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第一,要学习传统曲艺的特色,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音乐学的思考来学;第二,在学习传统曲艺的过程中,要切换到自己的母语体系,也就是切换到我们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体系中,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感受这个独特的学习体系;第三,鉴赏传统曲艺的过程需要关注演员的师承关系,仔细聆听演员们各种各样的音色特征、演唱技巧,了解曲艺的行腔坐韵、咬字吐字、发声发音等方面。陈老师的学术主持为北京曲艺团老师们的精彩表演做了坚实的铺垫。

北京曲艺团的演员和琴师们为师生倾情表演了快板《绕口令》、北京琴书《礼尚往来》《有话好好说》、京韵大鼓《丑末寅初》、三弦独奏《柳青娘》、单弦《矬大姐》、大岔曲《风雨归舟》等曲目,现场气氛活泼热烈,掌声此起彼伏,叫好声连连不断。

本次教学活动持续一周,音乐学系博硕本全体学生将按照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分四组学习单弦、快板、京韵大鼓、北京琴书等四类传统曲艺曲种。每年坚持开展不同种类的中国传统音乐的体验式教学是音乐学系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体现了音乐学系长期以来优良的学术氛围。通过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近距离地触摸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本体,把实践学习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本体特征,而且还可以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地浸入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为今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开展的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将带领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曲艺的无限魅力,在学习中体验中国传统曲艺音乐之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音乐学系2018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周开幕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