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高压下的新物态研究取得最新成果
本网讯(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近日,我校与中科院强磁场中心、南丹麦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高压研究手段发现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超导体。相关研究结果以“Long-Range Ordered Amorphous Atomic Chains as Building Blocks of a Superconducting Quasi-One-Dimensional Crystal”为题,发表在材料学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固体物理》中固体材料按照结构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一般来说,晶体同时具有长程和短程的平移或旋转对称序;非晶体中短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序;准晶体则具有长程的旋转对称序而没有长程的平移对称序。具有长程有序但短程无序的材料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见。
团队选取具有准一维链状结构的(TaSe4)2I为研究对象,作为其结构主要组成单元的TaSe4链沿c方向延伸且相互之间平行排列,同时与沿c方向的I原子链相互嵌套,共同组成三维晶格。由于(TaSe4)2I准一维链状结构特点,它是一种典型电荷密度波材料;最近,人们从电子能带结构的拓扑分类研究发现其高温相为Weyl半金属,低温下伴随电荷密度波转变体系进入一种所谓的轴子绝缘态。研究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产生高压环境,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TaSe4)2I在20GPa以上TaSe4链内虽然出现了非晶化,但链之间仍然保持着长程有序(如图1所示),从而在结构上表现出原子排列的短程无序但长程有序的“复合”现象。更为有趣的是,伴随着原子链内部的非晶化,体系还表现出了超导电性。与高压下新颖结构相一致,超导电性表现出两步型的转变,即原子链内先出现超导,原子链间的耦合导致长程相干出现零电阻,该研究发现不但拓展了人们对固体材料传统分类的认识,还提供了一个研究准一维超导电性的理想平台。
图1. (TaSe4)2I晶体材料高压下的新物态
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为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该院安超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中科院强磁场中心陈绪亮博士、南丹麦大学张古非教授以及物科院杨昭荣双聘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235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高压下的新物态研究取得最新成果
相关推荐
- “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大学生招聘合肥高新区专场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办
- 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秘书组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聚焦“双一流”】我校在光化学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 校党委书记蔡敬民、校长匡光力寄语2020届毕业生
- 【疫情防控】校工会看望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 人事处党支部赴安徽创新馆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合肥市湿地保护协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肥召开
- 文典学院举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20级试验班开班典礼暨文典启航教育
- 校领导看望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返校生
- 【疫情防控·时评】抗“疫”战争:讲在祖国大地上的思政公开课
- 绿研院电能质量研究中心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创佳绩
- 国际教育学院举办2020新年联欢晚会
- 【疫情防控·专家观点】毕金平:规范查处防疫期间“哄抬物价”行为执法的建议
- 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召开视频会议
- 【停学不停课】社会与政治学院开展线上本科专业课教学
- 我校第十四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圆满落幕
- 【疫情防控】春暖花开(十九)
- 校领导“双节”前夕慰问施工单位
- 安徽大学校友向母校捐赠防疫物资
- 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赴合肥工业大学调研队伍建设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动员会 11-18
- 蔡敬民参加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11-15
- 商学院师生深入推进旅游扶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1-14
- 我校参加全省教育系统冬季校园疫情防控视频会议 11-13
高考招生
- 安徽大学2016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7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8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