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大学 > 新闻公告 >

群英荟萃助力线上课堂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云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2020-04-20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徽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经济学院)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本科教学调整方案,保证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经济学院《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教学团队积极摸索智慧化助力教学的方法创新和内容改革,逐步形成“问题导向切入+学情分析贯穿+情景创设教学+精准补齐短板”的线上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从“疫”和“情”说起

为了降低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共开设3个教学班,涉及两种学历层次。教学团队先后多次召开线上谈论会,对课程分工、教学环节设计等进行反复论证。相关教学资讯通过公众号“AHU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推送,便于学生和老师们学习观摩。3月21日,《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正式上线,在第一节课上,陈芳老师以“疫”和“情”为切入点,通过一个真实的商务谈判场景帮助同学们熟悉课程章节设置。后续的相关内容围绕疫情和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了“疫情下如何就不可抗力与外商进行协商谈判”专项实训,“疫情对安徽省外贸出口的影响”讨论等。


学情分析贯穿,从“讨”和“论”说起

“讨”即探索、研究,检验教学设计成效;“论”即分析、说明,检验教学讲解成效。为将“讨”和“论”的中心转移到学生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开展了轻讨论、头脑风暴、实训活动和小组作业等高频次、高密度的教学互动,从“讨论”中进行学情分析和全程跟踪,将教学问题具象为学生的“已知、未知、需知、想知”,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媒介等,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截止到目前《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已开展线上教学36课时,完成问卷调查10次,讨论22次,头脑风暴2次,课下作业8次,参加人数达2093人次。


情景创新教学,从“实”和“训”说起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是应用性示范课程,注重实务操作。对于教学团队来说,如何从新形势中提炼出新问题,形成新案例是一种挑战;从哪个视角汇编真实案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操练更是一种挑战。4月11日的“空中课堂”老师们以学生实训作业职业妆(女生)、打领带(男生)为例进行点评和知识点穿插讲解,另外还邀请了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龙飞讲解现实职场上商务人员的形象问题。来自其它高校的多位老师参与了课程观摩和指导。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陈振华作为教师代表对课程设计、师生互动和授课形式上的创新等做了充分肯定,其他老师也纷纷给出积极评价。学生们表示,外贸精英进课堂、空中课堂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大家对职场的认识,对以后求职和职场实践都有一定帮助,希望多多开展类似活动。《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以“实”设计情景,案例根植实际,贴合时事热点,传递正能量;以“训”检验教学成效,教学成果显著,积极推广宣传,提升学科辐射影响力。


精准补齐短板,从“集智”和“引智”说起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学科视角,让学生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教学团队“集智”发挥团队力量,打造品牌课程。为补齐“课程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这一短板,本课程从院外、校外“引智”,为学生开拓学科知识面和学习链条。线上实训课程“外贸精英进课堂”先后邀请了安徽迪蒙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法人杨志和安徽技术的龙飞经理与同学们分享国际商务谈判感受和关于商务形象的想法。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自2017年立项为安徽大学校级应用性示范课程,结项优秀;2020年立项为安徽省大规模在线课程;本课程教改《竞赛驱动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于2017年获评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线上教学开展以来,课程聚焦云教学体系和教学综合载体的建设,抢抓先机,借助网络、教材、慕课、基地多维平台和高频次、广范围、全程参与的设计课程,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实务技能水平。已初步构建“三个平台”(网络+课堂+课外)、“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认知+内化+升华)、“三个环节”(任务导向+翻转课堂+实训操练)、“三个评估”(学情评估+效果评估+目标评估)“云教学”体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群英荟萃助力线上课堂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云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