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大学 > 新闻公告 >

【停课不停学】凝心聚力、共度时艰—— 外语学院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纪实

2020-03-26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徽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外语学院 戚涛)为落实教育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及学校线上教学工作的部署,外语学院自3月16日起已全方位展开第二阶段的线上教学工作。由于动员有力、准备充分、监管到位,实现了公共课、专业课、院系互开课、辅修专业课等各类课程全覆盖,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凝练经验周密部署

外语学院在前期线上教学安排上进行了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按照学校指导意见,第一阶段期间低年级不要求开专业课,三年级只开设一到两门专业课。但是考虑到教学规律,防止学生语言能力退化,外语学院从第一阶段开始就尝试在六个专业的三个年级全面开设专业课(仅俄语一年级除外),共31门课程。学院在提供主要线上平台使用指南的前提下,鼓励教师自主选择、试验合适的教学手段。

在第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外语学院总结出了以“科学部署、做好培训、思政领航、多维监控”为原则的线上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第二阶段工作准备之初,外语学院就按照学校统一部署,通过学院微信群给全院教师做了形势通报,动员所有教师做好未来全面展开线上教学的准备,并要求各系主任精心做好预案,将师资、授课平台、授课时间、学生联络等所有细节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大学英语教师与散布在全校的数千名学生缺乏沟通渠道的问题,外语学院安排系主任、教学秘书从中协调,通过先开设班级QQ群,再由学院书记联系学生处、透过辅导员渠道发布QQ群号的方式,及时解决了问题,确保线上教学不漏一人。

在解析学校要求、部署任务的同时,学院积极培训教师的线上教学技术。第一阶段的实践表明,在互动平台选择得当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老师只需稍加培训即可胜任线上教学任务。学院除了及时分发各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介绍各线上互动平台的特点,还号召第一阶段已开课的老师,如英语系许磊老师、西班牙语系崔清夏老师等分享使用心得。由于措施得当、服务到位,绝大多数教师正式开课前就基本克服了对平台、教学环境不熟悉等技术和心理障碍,提前做好了线上教学准备。

为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广大教师付出了比线下教学更大的努力。例如,日语系陈雪老师备课时制作了比线下课堂更详尽的PPT材料,并在自学了PPT录音技术后配上讲解录音,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英语系张红霞老师承担了三门专业课,周12学时的工作量,为提高教学效果还积极摸索使用慕课资源并实时分享,令课程组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大局意识 全面覆盖

在教学任务安排上,外语学院顾全大局,服务于来自学校、兄弟学院、毕业班学生等不同层面的教学需求。为避免复课之后与专业课争抢教学时间、帮助毕业班学生顺利毕业,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按照教务处的要求,第二阶段开设了《大学英语》全部1-4级,及相关通识课程和《大学韩语》,共147个班,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同时,应文学院、互联网学院的要求,为其开设6门互开课程;应英语辅修学生的要求,开设了2门辅修课程。

除此之外,学院内部开设75门专业课程,覆盖本院所有专业和年级。其中,法语专业实现了所有课程全覆盖;其他专业所开课程,也远超教务处每个专业开设2-3门专业课的要求。这些课程中,有不少是老师们主动请缨开设的,例如盛丹老师考虑到教学规律,主动联系文学院为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增开了《英语语音语调》课程。其中也不乏为满足毕业班学生毕业需要,克服困难增开的情况。例如《英语文体学》原定授课的外教因为美国政府以疫情为由提前中止合作项目,不再承担我校的教学任务,为满足一位文学院毕业班学生补修这门课的学分,余凝冰老师在自身已有周8学时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接下了这门新课,体现了外语学院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风貌。

 

思政引领 助力抗疫

从筹备线上教学伊始,外语学院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从协助抗击疫情、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去认识此次线上教学。为确保课程质量,尤其是意识形态导向正确,外语学院按照学校宣传部通知精神,一方面做好宣传,要求所有教师坚守思政底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教学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科学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将思政内容纳入每周的问卷调查之中,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少老师以课上讨论和课后作文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书写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抗疫成就。《高级英语》课的于元元老师表示:“布置的第一次作文题就是《抗疫》,孩子们三观很正,为国家自豪,也记述了自己和家人为抗疫所做的实事。看到魏堃敏同学写她爷爷作为老党员守村口的故事,我当时都掉眼泪了!“

师生爱国抗疫的正能量,不仅表现在思想意识上,也体现在行动中。近期,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已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在接到省外办组建疫情防控外语翻译志愿者服务队的通知后,外语院第一时间响应,不到一天时间就组建了一支由1名教授领队、27名在肥学生、覆盖英、日、俄、法、德、西等6个常用语种的志愿者队伍,决心为疫情防控奉献安大力量。作为领队的朱小美教授表示:“抗疫工作人人有责,难得有外语人冲在第一线的机会,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多维监控行路致远

为确保授课质量,除了校督导组例行检查之外,自线上教学第一阶段开始,外语学院就要求所有课程都要有系主任入群监督,并且设计微信问卷,每周末发给学生调查对本周教学的评价和意见。

截至目前,外语学院所有课程的线上教学质量获得了各方面的一致认可。学生认为,相对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形式更活泼,师生互动更多,教师的课后辅导更及时到位。在调查问卷中选择“满意”、“比较满意”的学生超过95%以上。学校督导组也给与了较高肯定,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的评价是“教师采用分享屏幕形式,音频+PPT+QQ电话、聊天框互动,学生广泛交流讨论,参与积极。教学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效果好”.

在线上教学以步入正轨的情况下,外语学院开始着眼于长期发展。例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目前是选修课,只有朱玉彬老师一人讲授,由于新版培养方案已将其列为必修课,急需扩充师资。因此,学院利用此次线上教学的机会,安排英语专业所有翻译课教师跟班听课,为明年在全年级全面开课做好准备。

 

疫情是灾祸也是机遇。此次线上教学不仅凝聚了人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还让多数教师都经历了一场现代教学方法的洗礼。外语学院师生有信心携手做好第二阶段的教与学工作,期待疫情过后的春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停课不停学】凝心聚力、共度时艰—— 外语学院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纪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