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淘金”,解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古代文明
在遥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曾出土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篆书的国家一级文物,这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尽管已有物证证明,然而在被译为“进去出来的地方”的茫茫沙漠——塔克拉玛干,历史时期是否曾真的适合人类生存?
近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小平教授带领团队,综合运用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发现塔克拉玛干腹地曾是河流所到之处并较长时间被水体淹没。这也是科学界首次系统阐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曾存在河流与湖泊。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景观的写照。地处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堪称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的核心,是全球粉尘的重要源区之一。
从2015年开始,杨小平团队就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西部南北大断面进行了广泛的基于遥感、地貌学及环境地质学的野外考察,同时以沉积地层学为基础,对多个典型的河流-湖泊-风沙沉积剖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为85%以上区域为流动沙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缺乏连续的古环境记录。在这种复杂的区域的确难以获取有价值的气候变化证据。”
该项目重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近8万年以来的湿润地质记录(绿色)及其与南极气温异常的对比
“我们认为:研究剖面中河流和湖相沉积形成于尼雅河流域在地质历史上的水量丰沛时期,彼时地表径流能够深入沙漠腹地,并在沿途留下代表河流和湖泊曾存在的地质证据。”杨小平说。基于34个独立光释光年龄和样品沉积物的古气候代用指标解译,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距今7万 - 5万年前、1.7- 1.1万年前和距今5000 - 2000年前,经历过三个比较典型的湿润时段。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课题组找到的静水沉积物,与尼雅遗址的考古学证据共同说明约2000年前的汉代,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尼雅河能够深入沙漠至少70公里,并由此造就了沙漠深处的绿洲,为“精绝”古文明的繁盛提供了水源保证。
沙漠里的午餐
据介绍,该研究受到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1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182,41430532)的联合资助。通过这一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浙江大学等9家科研单位培养了数十名沙漠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
(文 柯溢能/图片来自受访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沙海“淘金”,解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古代文明
相关推荐
-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总结交流会举行
-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奖数创历史新高
- 朱诗尧院士:下好量子科技发展先手棋
- 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中国首家UDNI成员单位,牵头启动未诊断疾病中国中心建设
- 浙江大学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团一行来校调研
- 行读党史|浙大经济:感悟真理伟力 寻找创新动能
- 浙江第一家科技小院建立
- 民进浙江大学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暨“我向民进话初心”主题活动举行
- 浙大青马学院第十三期结业、第十四期开班仪式举行
- 浙江大学举行2020年新春团拜会
- 学校举行2021年国际学生工作推进会
- 校领导所联系学院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暨专题调研会举行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家组参观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
- 浙江大学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浙江大学2020年招生宣传工作会议暨校园云开放日动员大会举行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 中日科学家揭示水稻应对威胁的重要“生化武器”
- 国家宪法日前夕,西湖边开了一次特殊的“生日会”
- 浙江大学2022年度智库建设工作会议举行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