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报表|科技赋能,浙江大学打开党史学习教育数字化大门
【开栏的话】党史学习教育中,浙江大学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我为院系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校开辟“实事报表”专栏,通过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聚一份力量,让师生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速写
从展柜中“拿起”《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轻轻翻开,“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一行行力透纸背的文字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一百多年前,正是这样一本小册子,为暗夜中的中国照亮了前路,如今,在浙江大学数字化党建馆,借助混合现实技术(MR),师生们可以观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视频,通过虚实融合的方式逐页阅读这一部共产党人的启蒙著作,感受《共产党宣言》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数字化党建馆所展示的这些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展示项目来自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党支部的系列科技成果。该支部书记陈为教授联合团队力量推进党建与专业相融合,将科研创新成果应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助力身边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智慧升级”。
“我所在的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业特长是数字化与智能化。在过去的党建活动中,我意识到专业和党建可以双融合、双促进,因此萌发了开办数字化党建馆项目的想法。”陈为说。
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入党流程等党建内容,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的赋能,使得党建馆既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也体现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形成了独具计算机特色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
四块4K高清拼接屏展示了工作室研制的“平语近人”项目的可视化的成果:利用大数据手段收集整理总书记在各类重要讲话中用的典故,形成具有较高可读性和逻辑性的图表,帮助观众更方便直观地理解每个典故的含义,从而更好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记者看到,党建AI助手则是一位“24小时不下班”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协助支部进行入党流程、会议记录、党史学习等党建工作,释放党建生产力,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组织凝聚力。
项目的开发过程,也是师生不断积累和提高相关技能的阶梯。2021级博士生温圳负责MR项目,他介绍,从应用开发到后期的集成和调试,前后花去两个多月。“其中最花时间的是确定设计方案,我们经过讨论,利用MR技术立体呈现、虚实融合和自然交互的特点,给用户提供沉浸感。”温圳说。
目前,数字化党建馆中已经有八大展区15个小项,成为了第一批浙江大学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作为党建教育的拓展课堂,全校支部可以通过预约系统,在数字化党建馆中开展三会一课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会更新部分展品,增加硬件设备,引入更多内容,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党建活动新形式,形成虚实融合的党建新空间,构筑新型的党建群体交流媒介。”陈为说。
●收获
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硕士邹姗辰:在我参与的项目中,我们将科技应用于参观场景,把AR眼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主题结合起来,参观者佩戴AR眼镜,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自动播放影片,并能通过语音交互调整交互体验。在推进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数字化与党建的充分的交叉融合,一方面对智能化设备的落地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和更广阔的视角,另一方面我对党建参观的多样化表达方式也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博士生闻啸:在参观浙江大学数字党建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用学科专业技术让党建内容数字化、可视化。其中数字化让参观者感受到内容的扎实可信,可视化更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将红色精神牢记于心。更让人惊喜的是最后兵乓可视分析系统以及诗词人文可视化的展示,充分展现了实验室在数据可视化方向上的前沿创新科研实力,更体现了如今中华儿女在体育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在精神文化领域日益高涨的民族自信,这正是新时代对于红色基因一种有力的传承。
●手记
浙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们,发挥专业优势,用科技赋能党建工作,一股科技之风扑面而来。实验室中的论文、专利,被运用到党建工作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方面,数字化党建的开发过程是对专业技能的巩固和利用;另一方面,先进技术的运用也给党建工作提供了更便利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文 徐知源/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实事报表|科技赋能,浙江大学打开党史学习教育数字化大门
相关推荐
- 浙江大学召开学院(系)工作交流会
- 浙江大学和云南大学签署部省合建高校对口合作协议
- 小康目标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 切实推进博士生统筹招生、贯通培养
-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强化班20周年主题论坛举行
- 博士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大开幕
- 第五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在浙大舟山校区开幕
- 浙江省应用数学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举行
- 全球调查显示:栽培水稻“返祖”现象普遍存在
- 马云贵教授课题组在近场热辐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 浙大校友朱世平教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第二十七届DMB(登攀)节开幕式暨杰出校友唐立梅主题报告会举行
- 邵医女医生刷爆朋友圈!医师节当天高铁上救了个重病人
- 台州研究院IGBT模块自动固化炉设备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 浙江大学以“四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美育工作
- 浙江大学与温州市市校合作工作座谈会召开
- 浙大科学家发现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
- 浙大建筑设计院与西藏那曲比如县人民政府签署智力与科技援助协议
- 免费6个月“学霸餐”,浙大研究告诉你“油腻”饮食伤菌促炎
- 浙江大学召开2021年校园安全与稳定工作会议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