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遇到海水能够全天候发电?浙大学者研制多倍频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
近年来,随着各国实现工业化,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海洋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巨大可再生能源。因此,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波浪能的研究可以说是海洋能源利用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今年来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基于电磁发电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在低频低振幅的海浪作用情况下,很难有效的发挥发电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作为新一代的能源器件,能够有效地将低频和低振幅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从海浪能中获取能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途径。
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电子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纳米能源研究团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气球制作成了可用于收集波浪能的多倍频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论文题目为“Multiple-frequency high-output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based on awater balloon for all-weather water wave energy harvesting”。
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夏克泉,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徐志伟教授。
做个水气球发电
气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向气球中注入水后,它会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可拉伸特性。同时,构成气球的PVC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摩擦电特性的介电材料。
夏克泉突然奇想,是不是能够将这个特殊结构与近年来专注的纳米能源研究结合起来,利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材料发电。
于是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基于水气球(WB-TENG)的多倍频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波浪能收集。所提出的WB-TENG由一个方形盒和一个水气球两部分构成。方形盒内壁上覆盖一层导电铜箔,再在导电铜箔表面粘贴一层尼龙薄膜。将导线放到气球中,然后向气球中注入氯化钠水溶液,最后通过打结的方式进行密封。将制作好的水气球放到方形盒子中,这样WB-TENG发电器件就制作完成了。
图1. (a) WB-TENG浮在水面的效果展示图;(b, c) WB-TENG的结构展开图和内部材料分布情况;(d) WB-TENG的实物图;(e-f) 水气球的制作过程图;(h, i) 气球薄膜和尼龙薄膜的电镜照片。
为什么会发电?
根据摩擦起电原理,当气球和尼龙薄膜相互碰撞摩擦时,两种薄膜的表面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当两种薄膜做接触-分离运动时,根据静电感应原理,气球中的氯化钠溶液和附着在尼龙薄膜上的导电铜箔就会感应出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在连接两个电极的电路中就会产生交变电流,于是就可以发电了。
图2. WB-TENG的发电原理
水气球的妙用
以往的研究报道了多种用于收集水波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包括球形结构,圆筒形结构,塔形结构和蝴蝶形结构等,取得了很好的发电效果。但是,工作模式单一,能量转化效率低,这限制了TENG的在海洋环境下收集波浪能的实际应用。因此,在这项工作中,WB-TENG能够实现三种工作模式(完全接触-分离模式;局部接触-分离模式;往复接触-分离模式),可以收集任意方向的机械能,这极大的推动了TENG在海洋能收集方面的应用。
此外,由于水气球具有很好的弹性,当WB-TENG受到低频率的外力作用时,水气球会在盒子内部不断和内壁碰撞,进而产生多倍频的输出电流。根据实验测试,在相同的条件下,WB-TENG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总转移电荷是传统的基于双板结构的TENG的28倍,表明这种基于水气球的结构设计会大大提升能量转化效率。除此之外,由于水气球在不增加任何支撑结构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自支撑的效果,使得WB-TENG在轻微振动下仍能产生电学输出。
根据水气球可拉伸性,在气球与尼龙薄膜的不断碰撞摩擦过程中,气球表面很不断的积累电荷直到达到饱和,这会带来超高的输出性能。根据实验测试,在1.5赫兹的工作频率下,WB-TENG短路电流的瞬时峰值可以达到147微安,开路电压的瞬时峰值可以达到1221伏。同时,WB-TENG在外接负载为20兆欧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其瞬时峰值为13.52毫瓦。
值得一提的是,WB-TENG除了作为发电器件,还可以作为传感器件反应波浪的振动情况,对于海洋能收集和海洋环境下分布式传感网络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
图3. 三种工作模式示意图及其电学输出特征:(a) 完全接触-分离模式;(b) 局部接触-分离模式;(c) 往复接触-分离模式。
图4. (a)集成了能源管理电路的WB-TENG示意图;(b)未来用于海洋波浪能收集的大型WB-TENG阵列的想象图;(c)WB-TENG对不同电容的充电效果;(d, e)基于能源管理电路的不同工作状态;(f)在波浪作用下,30个LED灯珠可以被WB-TENG点亮;(g)142个被排成“ZJU OCEAN 2020”的LED灯珠被点亮的照片;(h)不同浪高情况下的电压输出。
徐志伟教授建设的海洋电子与智能系统研究所以信息科学与海洋信息物理为学科交叉的基础,重点关注应用于海洋的信息电子、智能机器人以及新能源材料/器件。本研究由中央高校基金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1674128、61731019)。
(文 者也/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气球遇到海水能够全天候发电?浙大学者研制多倍频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
相关推荐
- 鲁林荣课题组在《PNAS》杂志发表论文阐明Th17细胞分化调控新机制
- 浙江大学助力贵州大学和湄潭浙大小学教育发展
- 李晓明教授团队发现躁狂症发病新机制
- 浙江大学第五届本科教学督导聘任仪式暨工作研讨会举行
- “文化自信·传承创新”——第四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 浙大管院学子第三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金奖
- 浙江大学举办2021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
- 中国会计、财务、投资智能化暨智能财务专业创新研讨会在浙大召开
- 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荣获2019美国建筑大师奖
- 山西省委组织部一行来校调研
- 浙大学者打开大脑“冷静”机制的大门
- 浙江大学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扫描
- 教育学院教授参与浙江省专家团赴四川阿坝精准扶贫活动
- 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未来数字医疗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 2021年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浙大举行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重要指示,落实部省疫情防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学校下一阶段工作
-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浙大站)”开幕
- 浙江大学-浦发银行分布式金融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 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入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第六届浙江大学校友创业大赛启动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