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制的又一颗皮卫星“上天”
6月17日15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皮星三号A星。
浙大微小卫星中心副主任、皮星三号A星副总设计师王慧泉教授17日告诉记者,皮星三号A星是一个边长25厘米的立方体,搭载球状载荷,卫星总重20千克,主要用于雷达和地面测控设备标校,同时对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等皮纳卫星技术进行在轨验证。
相比重达几百公斤到几吨的大卫星,质量为公斤级的皮卫星有许多独特优势:成本低廉,研制生产和发射周期短,功能密度与技术性能高,应急反应快、灵活性强。中国发射的首颗皮卫星就在浙大诞生。
王慧泉介绍,皮星三号A星从研制到成功发射历经10年。“这颗皮卫星功能集成高,又要满足复杂任务需求,我们在减重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王慧泉说。
在皮星三号A星前,已有4颗浙大自主研发的皮卫星在距离地球640公里和525公里的两个轨道上工作。两颗“皮星一号A”卫星已进入太空工作约10年,两颗“皮星二号”卫星入轨服务约5年。“皮星一号A”是一对孪生星,每96分钟绕地球一圈,每天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一次通信联系,传回轨道定位、健康数据、拍摄的图像等信息。“皮星二号”是中国首例承担重大试验任务的应用型皮纳卫星,其伞状天线结构含有多项堪称国际首创的关键技术,能在通信、地震监测、行星际探测以及新技术的演示验证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表示,皮卫星一直是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通信、遥感、探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在不远的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皮卫星还将具有自主决策、数据处理和协同配合任务的能力。
(文 曾福泉 柯溢能 /图片 新华社发 汪江波 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浙大研制的又一颗皮卫星“上天”
相关推荐
- 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与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达成战略合作
- 数学科学学举办院长与毕业生座谈会
- 浙江大学第三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第十九次博士生代表大会举行
- 丁健院士出任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院长
- “百年礼赞 青春向党”浙江大学党史知识竞赛举行
- 浙江大学师生持续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共青团浙江大学二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举行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报告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
- 任其龙院士:谋大事 干大事 成大事
- 浙江大学与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化全面战略合作
- 校党委书记任少波会见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一行
- 外语学院“开学第一课”照亮青春底色
- 浙大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签约合作
- 2019年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报告会举行
- 浙大学子王静申首届世界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夺冠
- 气球遇到海水能够全天候发电?浙大学者研制多倍频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
- 校党委书记任少波赴贵州考察调研
- 浙江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
- 浙江大学-万克新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 管院与阿里云共建数字经济研究院重磅发布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