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一位50后教授的网课新体验
编者按:李少军,生于1958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近代中外关系史。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本文是李少军教授根据自己上网课的经历,写下的体会和心得。由此可以洞见一位历史学教授不断摸索网络新教法的努力。
文字:李少军
疫情下的挑战:停课不停学
在举国战疫最为严峻的关头,各类学校开始了新的学期,也随即面临前所未有的课题:学生居家不到校,但不能停学,课还是要上。于是,互联网上的虚拟课堂,无论对中、小学生,还是本科生、研究生,都成了上课共同依赖的途径。我所在的历史学院,在开始新学期之前大半个月,就对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提出了网络教学的要求,告知可以利用哪些网上教学平台,网络上课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每次上课师生如何打卡等等。
积极应对:网课前的准备
我是50后,算是老教师,承担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也有很多年了,可是论上网课,却和其他更年轻的老师一样,都是头一回。但既然是教师,对学校对上课的规定当然要遵守,所以,我十分关注学院发出的各种相关通知,并尝试学习网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此前,我对利用电脑、网络,在同辈人中算是有较大兴趣的,曾利用QQ与校内外学生在网上开过会。但是,我用电脑20来年,一直是自己瞎摸乱撞,没参加过正规的学习,故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对我还是新知识,要在很短时间内掌握,觉得比较吃力,相关专业人员说的很简单的程序语言,我往往看半天不解何意,而这在我的同事中,也不是个例。
好在学院在时间上预留了较多的提前量,专门开了QQ群,让内行与外行频繁交流,其间整理出外行素人也不难操作的步骤。于是,包括我在内,大家都能在开始上课之前,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多途并举:授课平台的多样化选择
在上述过程中,历史学院教师根据各自上网经验及所了解的现时网络状况,对开始上课后一种教学平台是否够用、网络能否承受各类学校同时在网上教学,不免担心,而建议做多种准备、使教学平台多样化、网课上法不拘一格。
当时从学校到学院的主管领导,也多有考虑,并虚怀纳言,提倡大家做各种预案。事实证明,这对在网上顺利开课,是很好的准备。而我个人因为对QQ的用法稍微熟悉一些,就选择了建立QQ课程群。
万无一失:提前做好课程录音
按照学院的要求,上网课,不仅教学内容要与平时一样不打折扣,而且要预防因网络堵塞而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我主讲本科核心通识课程“近现代中外关系”的导言,认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了提出的问题,同时还须通过必要的文字,来提示分析问题的角度,并显示重要的资料,因此就从讲授与文字显示两个方面来做准备。
另外,为避免网络堵塞打乱教学过程,我预先将讲授分段录音,连同教学大纲、课程PPT,提前上传到QQ课程群,请学生下载;同时准备好输入文字的电子本。将课程讲授录音,因是初步尝试,且没有交流对象,就情绪调动、遣词用句、时间把握来说,都不像平时课堂上课那样自然,故常有反复,三节课的讲授录音,用了几天才完成。
网课实战:师生教学互动
2月19日,我第一次进行了上网课的实战,做法是在课表规定的时间之前打开电脑,进入虚拟课堂,招呼学生做准备;每节课播放录音,细听所讲的每一句话,在讲授的一些节点上,将准备好的提示文字分别上传。这天的网课顺利上完,没有遇到任何障碍,而就个人感受来说,强度与紧张,远过于平时课堂授课。初次上网课,对于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前提下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我较有信心。但相比课堂授课能直接观察学生反应,上网课难有这种实感,如何有效地展开师生互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摸索。
我担任的研究生课程,也建立了QQ课程群。但历史学科的研究生上课,是以师生讨论所读论著与史料为主,因而用于本科课程讲授的预先录音,就不适用了,上课时对网络保持畅通有很大的依赖性。但也要看到,研究生较之于人数更多的本科生来说,与教师个别交流的时间更多一些,故即使有网络堵塞妨碍上课的情况发生,也还可以在其他时间通过电脑微信、QQ进行文字、语音讨论交流来弥补。因此,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可以视情况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就此而言,我已有过很多经历,并觉得效果可观。
与时俱进:50后教授的新体验
上网课,对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教学方式,为此要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手段、应对新问题,而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也有适应快慢的问题。但既然是必须做的事情,我想就不能回避,且只要下决心去做,就没有做不了的。
(编辑:付晓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停课不停学】一位50后教授的网课新体验
- 上一篇:【科研战“疫”】专家学者智援战“疫”
- 下一篇:【战“疫”故事】等我归来
相关推荐
- 世界第三例大陆首例: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心脏+主动脉移植
- 【抗击新型肺炎】消毒战“疫”,只为给你更安全清洁的校园环境
- 第五届中澳结核与免疫大会在我校举办
- 校友胡建明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 专家学者为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支招
- 【战“疫”人物】周运清:为“防疫抗疫”点亮心灵的灯
- 【战“疫”快报】疫情是考验电气人尽职担责的试炼场
- 【青春告白祖国】青年讲师团讲述实践故事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专项工作研讨会举行
- 【光明日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面接管运营武汉常福医院
- “最美逆行者”之子圆梦武大
- 专家研讨中国践行国际法治实践问题
- 我校拓展与美洲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
- 【战“疫”快报】珞珈学子心系家乡 千里驰援抗击疫情
- 院士专家共谋物理学科创新与发展
- 【科研战“疫”】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在行动
- 张琳当选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理事会常任理事
- 【点赞】“武二代”寻根武大 代母捐赠100万
- 《自然?通讯》发表丰敏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 【抗击新型肺炎】有机硅公司捐赠3万医用口罩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