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例大陆首例: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心脏+主动脉移植
新闻网讯(通讯员杜巍巍、邹亚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主动脉是血管的“主管道”,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陕西李先生同时罹患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窦瘤、马凡氏综合征等重大疾病,“发动机”和“主管道”随时可能停摆。半月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王志维教授团队为他成功实施“原位心脏移植+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联合移植”联合术式,成功拯救生命。
据文献检索,这一术式此前在中国大陆尚未见报道,世界范围内仅中国台湾和美国各有1例报道。
38岁李先生患有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张到正常4倍大小,几乎占满整个胸腔,同时还出现心力衰竭;其主动脉重度扩张到直径8厘米,随时有破裂猝死风险。要想拯救生命,必须同时换掉心脏和主动脉。
3月13日的手术中,王志维团队首先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术中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全身的血液供应由体外循环机负担。医生耗时70分钟,快速摘除几乎已经失去作用的原有心脏,将健康的心脏植入,同时将各个主要血管严密缝合。
心脏移植结束后,是更为危险和艰难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联合移植。王志维介绍,主动脉这条“主管道”一旦停工,脑部及全身重要脏器的血供立刻停止,缺血缺氧的重要器官很快会进入衰竭状态。此时,必须与时间赛跑。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下,患者全身血液进入人工心肺机里进行氧合和降温,将血液从常规的37°左右,深度降温至25°。在患者呼吸、心跳全部停止的情况下,医生仅用时19分钟,顺利完成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移植。通常,这一手术操作需要30分钟。
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于处在深低温、停循环下的患者,移植术后心脏能否重新恢复跳动。医护人员将血液重新输送到患者体内,逐渐升温至37°。随着新的心脏缓慢恢复搏动,血液重新开始在体内自主循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医患共栽“心生树”
(摄影:刘瑜 编辑:陈丽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世界第三例大陆首例: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心脏+主动脉移植
- 上一篇:我校参事积极助力武汉市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专家学者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
相关推荐
- 六位武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
- 【科研战“疫”】疫情中湖北企业经营分析报告
- 第三届珞珈智库论坛:专家学者纵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主张”
- 【战“疫”快报】医学部关爱帮助离退休老同志
- 学校为恩施州涉硒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 做好“云服务”,“智慧珞珈”APP升级改版
- 全力保障校园防汛安全(组图)
- 【停课不停学】哲学学院外教开展线上教学
- 【战“疫”快报】守望相助,厦门大学向我校捐赠抗疫物资
- 【战“疫”快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24小时不间断
- 武汉大学部署2020届毕业生返校工作
- 韩进在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
- 校领导走访慰问教师代表:您辛苦了,节日快乐!
- 【光明日报】求知在乡土
- 与国同庆七十载 健步珞珈夕阳红(组图)
- 百名留学生在鄂“感知中国”
- 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入选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 晏浦柳:回忆侯杰昌老师二三事
- 【战“疫”故事】后勤青年突击队掠影
- 新宏基建设集团捐资1000万元助力人才基金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