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快报】疫情是考验电气人尽职担责的试炼场
通讯员 周军 张晗
2020年的农历新年,本该是辞旧迎新、合家团聚之时,新型肺炎疫情袭击武汉,改变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计划。但是,这场疫情没有扰乱电气师生坚守工作和科研岗位的初心和行动,而是让所有电气人走得更近、靠得更紧。
疫情伊始,学院党委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及时传达国家、省、市、学校防控指挥部的相关通知,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点做好全院师生的安全防护,尤其是确保留校师生、离退休教师的安全和日常生活保障。
同心携手,共克时艰
在这场战“疫”中,武汉褪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喧闹,被疫情的乌云笼罩着,但疫情的发展始终牵动着每一位武大电气人的心。
学院师生和校友纷纷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查晓明教授、邓长虹教授等教师以身作则,捐款的同时号召师生奉献爱心;张俊教授联系自动化学会,向在汉师生捐赠口罩等物资。还有许多始终牵挂武汉疫情的电气学子和家长们,1992级校友洪昊两次捐赠口罩共9000只,2004级本科生杨柳目前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仍然时刻牵挂着武汉,通过各种途径购买了防护物资寄往人民医院,韩巍、何蕾、王登磊、方洪等诸多校友通过各地校友会参与为武汉捐款活动;2010级本科生陈蒙、2012级本科生刘子祎联系到捐赠渠道后,向中南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捐赠口罩;周洪教授的一位台湾学生的家长了解到疫情后,第一时间通过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捐款,并向武汉三家医院捐赠口罩共100盒,“武汉这座城市是孩子的第二故乡,武汉加油!”
2月1日,雷神山医院新增的2台630千伏箱变和100多米电缆全部安装到位并成功送电。“从接到武汉市指挥部的增容要求到送电,全程不到20小时。”1994级校友陈刚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江夏公司的总经理,全程负责现场指挥。陈刚平时说话语速较快,人送美名“小钢炮”。话语急速干事也雷厉风行。在这次雷神山医院的供电工程建设中,他带领300名员工,仅经过三天三夜的酣战,就完成了7公里电缆敷设,10台环网箱,26台箱变安装送电,展现的“武汉供电速度”,受到人民日报微博报道,阅读量近2亿次。
除了“小钢炮”陈刚,在助力抗疫的队伍中,还有许多主动前往一线的电气校友们,默默地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一份力量。
统筹协调,暖心服务
学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向全院师生科普防疫常识,协调全院师生做好应急防护和信息上报工作,确保每一位师生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委书记余向红等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请战,号召在汉在校教师成立志愿服务队,为师生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疑惑和困难,重点关注留校师生、离退休教师以及外籍教师、留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疫情伊始,学院封闭了教学楼、实验室进行消毒,告知提醒所有师生不要提前返回学校,在校学生要尽可能少出宿舍,无特殊原因不得离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严峻,每一位辅导员严守工作职责,密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严格落实信息日报,学生每天通过班级群、年级群报平安,了解学生的切实需要和生活困难。针对学生可能因疫情引发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辅导员自学相关知识,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与此同时,学院老协及各党支部负责人每天不定时与老教师通过微信群、电话进行沟通,密切关注离退休教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要,增强老教师的安全防护意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旦有老师反映身体不适,立即联系送医。学院党委书记余向红、副院长康俊明探望生病住院的退休教师,领导班子成员分批看望离退休教师,为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品。
学院外籍教师阿部来自伊拉克,已经在武汉安家。学校、学院时刻关注他及家人的身体健康。阿部自己时刻牵挂着学生,尤其是在校留学生的生活,叮嘱他们照顾好自己,“相信中国政府,眼前的困难一定会过去。”
提前规划,针对推迟开学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学工办通过线上平台广泛征集学生亟待解决的困难,尤其是毕业年级学生在毕业、升学和求职方面的迫切需要,并向教学办和学校相关部门需求解答,及时反馈给同学们。
本科生日常课程教学任务重,为了保证教学、培养进度不受影响,学院要求各门课程负责人提前将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学PPT、参考书目以及线上课程资源等学习资料打包汇总,并要求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开设课程学习群,方便对应课程的学生进群,由任课教师开展在线指导教学。自2月17日起,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开始进行网络授课,学校和学院将做好网络课堂的日常维护和师生服务工作。
对于研究生而言,很多实验依赖固定的实验场所和设备,“宅家”给实验和科研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降低疫情对科研的影响,学院加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线上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和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前撰写实验大纲、做好实验方案论证等实验准备工作。同时,要求学生主动与导师沟通,制定推迟开学期间的科研计划,及时汇报进度,毕业年级的学生要及时与导师联系沟通学位论文研究、写作或修改工作,并将沟通结果以支部为单位统一上报。
对于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结题工作,学院将视项目团队需要,提供线上一对一辅导,通过视频会议组织专家组研讨,尽全力降低疫情对科研工作的影响。龚庆武教授团队申报的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需要提供持续线上访问能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实验团队克服困难,派专人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实验室各项设备正常运行。
疫情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也成为了考验电气人尽职担责的试炼场,更是凝聚电气力量和精神的大熔炉。在这场战“疫”中,电气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编辑:肖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快报】疫情是考验电气人尽职担责的试炼场
相关推荐
- 我校与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
- 【战“疫”快报】确保战“疫”期间停课不停学
- 六位武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
- 校党委第二轮校内巡察各巡察组完成进驻
- 【抗击新型肺炎】不停学,口腔学子上了一堂特别的晨课
- 我校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
- 武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武汉大学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
- 新春茶话会:凝心聚力谋发展 提质增效谱新篇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 【科研战“疫”】协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珞珈师苑】丁俊萍:让理论有温度有情怀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举办主题教育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
- 【战“疫”故事】诗词话疫 提笔赞“珈”(一)
- 我校一批集体和个人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省级表彰
- 【停课不停学】徐亚文教授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应对
- 梁子湖生态站助力毛主席故居水体环境治理
- 【战“疫”日志】我是司机,负责转运发热和疑似病人
- 【战“疫”故事】校医院防疫物资保障组剪影
- 2017-2018年度光华奖学金颁奖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