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新医学”贡献科技抗疫“硬核”力量
3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介绍科技研发攻关最新进展情况。发布会上,致力于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救治危急重症、显著降低病亡率的“中国科大方案”被再次介绍并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中国科大启动“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科技攻关”专项以来,在新冠肺炎研究和治疗领域取得的最新重要成果, 也是“科大新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密切结合,贡献科技抗疫力量的重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科大依托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于2月5日成立应对疫情防控科技攻关指挥部,部署了四批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整合中国科学院的基础研究力量和临床资源,针对新冠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方向开展攻关,并有力支撑了中国科学院内各单位协同研究。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重要。在科研攻关的全过程,“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坚持以临床救治为目标,从科研攻关中找疗法,指挥部确立了“炎症风暴机制与救治”和“队列研究及生物信息平台”两条攻关主线,打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从科研、临床到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全过程。
新冠病毒激活了肌体的免疫细胞,而免疫反应过强导致的“炎症风暴”,可能是造成病人病情转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魏海明教授长期从事免疫基础研究,从SARS开始展开了炎症细胞因子的机理研究。徐晓玲主任医师是安徽省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组长。疫情发生后,魏海明与徐晓玲迅速把实验室前移至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对33例新冠肺炎病人血液30项免疫学指标的全面分析,初步发现和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关键机制,并制定了“托珠单抗+常规治疗”救治方案,于2月13日完成临床研究注册。2月15日和3月6日两次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对该方案进展进行了介绍。3月3日方案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应“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邀请,中国科大已于2月25日派出专家组赴武汉市现场指导和直接参与医疗救治工作,该疗法已在武汉多家医院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实现分级分类的救治,中国科大翁建平教授在疫情防控早期就建立了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自我评估系统。1月30日上线至3月6日,已有150多万人次浏览,超过50万人接受风险评估,实现了对高危疑似感染患者的在线筛查,有效降低了非疑似人群的心理焦虑。2月5日建立“队列研究及生物信息平台”,基于此平台首次报告了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后全程无症状者的病毒携带者。研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核酸检测试剂盒(RNA捕获探针法和PCR-荧光探针法等),相关产品已进入科技部推荐名单序列。
中国科大还充分利用理工科的传统积累,积极探索与医学的交叉融合,投入科技抗疫一线工作。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针对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国家应急需求,基于在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积累,重点攻关系列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原料药的规模化合成工艺与制剂研制,成功实现了高纯度核苷类似物原料药的全链条无柱层析合成工艺开发和公斤级规模的实验室合成,部分工艺技术已转移给相关药企,用以进一步的批量生产。物理学院等离子体健康研究团队利用长期研究积累与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初步完成等离子体便携式杀菌设备的开发,用于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护,目前已在合肥南站发热预检点进行试用。科大讯飞利用医学影像识别和辅助诊疗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丰富的产品应用体系,结合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断实际需求,初步完成“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建设,可在3秒内完成一例新冠肺炎辅助诊断,为医生提供准确、高效的辅助诊断参考。
这一系列科研攻关进展的取得,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的支持至关重要。该临床研究医院依托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按照“科大新医学”提出的坚持“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目前在涉及新冠病毒肺炎综合防、诊、治的多个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和突破,成为新冠肺炎研究的示范中心。
(发展和改革办公室、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新医学”贡献科技抗疫“硬核”力量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离退休教职工社团、老年大学陆续开展线上活动
- 杨元庆校友捐赠支持中国科大新冠疫情应急科研攻关等工作
- 学校召开本年度第一次学生工作例会
- 我校5个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顺利结题
- 中国科大在高阶拓扑绝缘体理论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 学校召开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专家评审会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中国科大先研院调研
- 我校老年大学获邀参演《筑梦夕阳红——2020安徽老年大学协会春晚》
- 学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中国科大“新医学”贡献科技抗疫“硬核”力量
- 我校跃动青春文艺季闭幕晚会之“赤心”舞蹈专场成功举办
- 中国科大团队报道驱动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 学校召开2020年第一季度书记调度会暨机关部处长联席会
- 财政部安徽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江乐森一行来我校调研
- 中国科大举办中法数学英才班开班仪式
- 刘明院士出任我校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
- 合肥先进光源用户需求与线站规划(视频)研讨会圆满举行
- 第六届全国实验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 中国科大在高储能电介质电容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