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11月16日,科技传播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论坛设置了七个主题分论坛,其中“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下称专委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三方共同主办。目前,我校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为该专委会的理事长单位。
论坛分为主题发言和圆桌会议两个部分。主题发言伊始,专委会前任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崔保国教授作为主持人致开场词并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出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协、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多所高校与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围绕科技传播主题,新加坡国立大学科技传播专业主任刘益成副教授做了“新加坡现代科学传播的兴起”的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在科技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及特色工作;清华大学金兼斌教授以转基因为例分享了关于争议性科技在科学共同体内的共识和分歧的调查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增一教授介绍了新创世论思潮在中国社交媒体的传播状况以及教训;清华大学刘立教授在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定义和指标测量上提出了新见解;苏州大学王国燕教授重温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中国科学出版史上的经典著作,并从新视角剖析了其对于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培养作用;科技日报社全媒体编辑部管晶晶副主任就媒体融合时代科技热点报道如何正确有效引导舆论的实践与思考做了分享。
围绕科学教育主题,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陈文莉副教授做了题为“移动技术支持的无缝科学学习:新加坡经验”的特邀报告;中国科大周荣庭教授围绕科学传播到科学教育的创新路径,提出了科学传播到科学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安徽建筑大学翟雪松副教授以美国科学教育为例分享了美国科学教育对于科普案例的思考,并探讨科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圆桌研讨会议由专委会现任理事长周荣庭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科技传播界的代表围绕未来工作方向进行深度探讨。创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宝寅教授肯定了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各项工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显著的发展,并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提出期望;清华大学刘立教授表示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关于科学传播的经验,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走向国际讲好中国科学传播的故事;苏州大学王国燕教授表示希望学界尤其是高校,从事科技传播工作的学者可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同时致力于提高中国科学传播在国际上的地位,让国际上能越来越多的呈现中国的科学传播成果;中国科学报社张明伟副总编辑以业界的视角分享了从事科技传播实践的经验思考,提出业界的经验可用来进一步丰富学界研究的针对性;科技日报社全媒体编辑部管晶晶副主任对当下对科技传播者的现状和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培养提出迫切需求,期望高校努力培养出既懂新闻又懂科学同时兼具科学精神的科技传播者;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孙平副教授、中国科协牛桂芹副研究员、浙江大学林玮副教授均对科技传播工作的未来设想提出了积极建议。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是科技传播领域学界、政界和业界三界融合交流的最有影响力的国内盛会,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发起组织每年11月份左右举办,今年的主题为“全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是于1987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的一级学会,1990年被纳入中国科协,是世界科技记者联盟的发起者和成员之一。目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下设19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其中,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成立于1999年,今年恰逢20周年。未来几年的工作中,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将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技传播研究的核心阵营,致力于搭建良好的交流和成长平台,衔接国内与国际学术资源,以应用实践带动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科技传播研究的稳健发展。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相关推荐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断创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学习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损伤致灾机理与演化规律研究”课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顺利召开
- 新加坡外交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陈振泉先生一行访问我校
- 我校跃动青春文艺季系列活动之合唱团年轮新年音乐会成功举办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 “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子医学研究部” 2019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 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海外募集物资陆续抵达
- 战“疫”一线党旗红——校医院党组织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调研中国科大先研院
- 我校14个本科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
- 2020年中国科大留学生新年晚会精彩落幕
- 中国科大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托珠单抗有效治疗重症新冠肺炎免疫应答机制
- 中国科大和海西州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
- 校领导出席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
- 中国科大在氢键有机骨架材料的可燃冰模拟研究中取得进展
- 我校在原位同步辐射探究酸性电催化析氧反应中间体的研究取得进展
- 学校举办增强“四个意识”、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修班
-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500公里地基量子密钥分发
- 少年班学院举行2020年毕业纪念活动
- 我校被评为“细胞出版社2019中国年度机构”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