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评论系列会议超导新前沿国际研讨会成功在中国科大举办
2019年11月10-13日“物理评论系列超导新前沿国际研讨会 (Physical Review Workshop on New Frontiers of Superconductivity)”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行。这是源于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简称APS)的“Physics Next”研讨会系列,并已拓展为物理评论系列会议 (Physical Review Workshops)。此次会议是首次在美国本土之外举办的。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物理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 (ICQD)和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APS编辑王牧教授先后致辞。包信和校长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与会人员表示诚挚欢迎,也分享了自己在第一份研究工作中与超导的渊源,并希望以此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超导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探索中领略超导现象的魅力、拓展其应用前景。王牧教授代表美国物理学会介绍了物理评论系列会议的背景、模式和宗旨,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此次会议表示祝贺与感谢。研讨会开幕式由会议共同主席、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 (ICQD)联合主任张振宇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振宇教授和陈仙辉教授共同担任。来自中国大陆、美国、荷兰、瑞士、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APS总编辑Michael Thoennessen教授、物理评论快报(PRL)和物理评论材料(PRM)编辑王牧教授及美国物理学会旗下相关期刊的代表性编辑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围绕铜基及铁基超导的实验发现和理论解释,极端条件下的高温超导体研究,新实验技术的发展,拓扑超导体新材料的发现以及马约拉纳粒子的探测等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展示了超导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针对高温超导机理这一最具挑战性的世界科学难题进行了探索与展望。
本次研讨会包括9个专题学术报告会,共计24个邀请报告,大陆学者与境外学者各12位,包括资深学者与青年才俊,涵盖了铜基、铁基、高压、拓扑及其它新材料体系与方法等近年来超导领域的最前沿方向。日本东京工业大学Hideo Hosono院士,荷兰莱顿大学Jan Zaanen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翁征宇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瑞士日内瓦大学Dirk van der Marel教授,美国莱斯大学戴鹏程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Daniel S. Dessau教授,美国Flatiron研究所张世伟教授,日本京都大学Yuji Matsuda教授,日本大阪大学Katsuya Shimizu教授,日本东京大学Takeshi Kondo副教授,中科院物理所程金光研究员、胡江平研究员、金魁研究员、周兴江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复旦大学封东来教授,南京大学温锦生教授等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清华大学张浩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Fahad Mahmood助理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陈国瑞、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贺文宇、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生刘文尧等年轻学者也展示了自己在博士后或博士生期间的亮丽成果。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富春教授、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浙江大学许祝安教授、PRL和PRM编辑王牧教授、PRX编辑Yiming Xu博士、PRB编辑Sarma Kancharla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振宇教授、曾长淦教授及秦胜勇教授分别主持了专题报告会。
会议期间还特别安排了与物理评论系列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X, Physical Review B, 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编辑面对面交流环节,以及年青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展示与交流的墙报环节(共计34个墙报)。
研讨会于11月13日中午圆满闭幕。闭幕式由会议共同主席、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仙辉院士主持。闭幕式上,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和铁基超导的发现者Hosono院士为6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中科院物理所向涛院士作大会总结,对每个会议报告的核心内容与亮点做了概括,并指出,高温超导机理仍有待实验与理论工作者更多的投入与研究,尤其是发展能更直接探测超导电子配对及相位的实验手段。最后,APS总编辑Thoennessen教授致闭幕辞,他对本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会议顺利举办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天半的超导盛会学术氛围浓厚,为国内外超导领域的学者搭建了学术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促进和加强了我国超导领域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也为青年学者和学生创造了学习和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的机会。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 (ICQD)、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物理评论系列会议超导新前沿国际研讨会成功在中国科大举办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大在夜间光诱导负性情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我的祖国》——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国科大专场音乐会演出成功举行
- 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 传达学习教育部党组会议精神
- 中国科大附一院执行院长刘连新教授入选美国ACS Fellow
- 中国科大揭示光合固碳关键酶RuBisCO组装的精细调控机理
- 我校自主审核新增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
- 学校举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 不负青春韶华 立志科技报国——蚌埠市中学生走进中国科大学习交流
- 中国科大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和选择上获得新进展
- 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接触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16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
- 出版社启动学校一流规划教材出版工程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中国科大在远距离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
- 中国科大研制远程可控的磁控微纳机器人用于靶向药物治疗
- 二维高温超导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 我校被评为“细胞出版社2019中国年度机构”
- 武汉大学窦贤康校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 我校2019年体育运动大会圆满落幕
- 我校量子信息成果“入选”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两项量子信息成果同时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