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首次实验实现噪声适应的量子精密测量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相干和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与英国合作者在线性光学系统中实验验证了纠缠态的相干性对横向噪声的适应性,并进一步验证在横向噪声中纠缠态探针的量子测量精度仍可超越标准量子极限。该项研究成果2019年11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信息技术通过对量子态的操控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高效获取和运算等,然而量子系统不可避免的会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引入噪声,导致量子态非常脆弱。如何抵抗噪声是目前可扩展量子信息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主动反馈和量子纠错是很有前景的方案,但是过多的资源消耗使它们目前还难以实现。还有一种高效且方便的途径是被动噪声控制,它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量子态对特定噪声的适应性来实现。
李传锋、黄运锋等人采用高效可控的线性光学系统研究了纠缠态的量子相干性和精密测量对横向噪声(噪声和探针工作方向相垂直)的适应性。研究组首先验证了四光子GHZ纠缠态在横向噪声下相干性的冻结现象,同时还观测到GHZ纠缠态在噪声中演化时量子Fisher信息量也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将其应用于参数估计时测量精度将不会随噪声增加而衰减。研究组进一步考虑更实际的情况,将噪声与信号同时作用在探针上,结果表明即使噪声强度与信号相同,实验中制备出的多光子GHZ纠缠态探针在光子数达到6时仍可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经典物理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展示了噪声适应的量子精密测量方案的优越性。当然实验结果也证实在噪声平行的情况下,GHZ纠缠态探针将不会展现任何量子优势。
该项工作展示了被动噪声控制的可行性,在抗噪声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迈出重要一步,有助于设计出更高效的抗噪声方案。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特任副研究员张超博士。本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的支持。
噪声适应的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装置图和实验结果图。结果展示测量精度超越了标准量子极限(SQL)。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3.180504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首次实验实现噪声适应的量子精密测量
相关推荐
- 我校男、女足球队在全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双双夺冠!
- 中国科大和美国石溪大学等合作在关联氧化物摩尔调控研究中取得突破
- 学校召开本科生院院务工作扩大会议
- 管理学院党委换届选举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 我校召开创新创业竞赛工作总结座谈会
- 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 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齐聚先研院 共商科技成果转化之道
- 学校党委召开中央专项巡视整改情况通报大会
- 第六届五校联盟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九届中科大物理学院学术年会举行
- 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 我校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当选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中国科大在金刚石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我校成功举办2020中国科大与浙江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会
- 诺贝尔奖得主等学术大师祝贺中国科大六十周年华诞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技司副司长李金生专题调研我校博士后工作
- 学校召开2019年度学生工作总结大会
- 中国科大在神经细胞极性维持的分子结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中国科大在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导锂层稳定锂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学生社团统一换届暨履职培训会
- 俞书宏:会变戏法的材料“魔术师”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