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首次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与澳大利亚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观测到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并用其产生私密量子随机数。该研究成果2019年10月23日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导引是介于量子纠缠和贝尔非局域性之间的一类量子非局域特性,描述了作用在纠缠粒子对中一个粒子上的局域测量能够非局域地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的能力。量子导引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信道鉴别、随机数产生等量子信息任务中具有重要应用。由于实验设备性能有限或者存在被敌对者操控的可能性,这会给量子导引实验带来漏洞。以观测纠缠光子对的量子导引为例,由于单光子探测器的效率有限,未被探测到的光子原则上可以被潜在的敌对者利用,这就使得量子导引实验结果变得不可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物理学家们设计出一类量子仲裁(quantum refereed)的量子导引鉴定方法,通过引入第三方的仲裁,使得量子导引实验检验变得和测量设备无关。
受此启发,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巧妙构地造出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目击算符,首次实验实现了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研究组利用参量下转换过程在偏振和路径自由度上制备出一系列高保真度三维纠缠态。然后仲裁者向纠缠双方发出一系列测试要求,收集双方数据检验高维量子导引不等式,测试结果最高达到1.983(0.002),远超过三维情形的经典理论极限1.57,证实这些纠缠态具有量子导引特性。作为应用,研究组进一步将实验观测到的数据运用于随机数产生,每纠缠光子对可得到1.106(0.023)比特私密量子随机数,超出了利用两维纠缠态所能达到的理论极限(1比特每纠缠光子对),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过程中的优势。
该工作是基于高维系统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信息任务的首次实验尝试,将对量子物理基本问题和测量设备无关量子信息过程的研究带来重要推动作用。
文章第一作者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郭钰。本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安徽省的支持。
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及随机数产生的实验装置图和结果图
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3.170402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大举行龙芯中科捐赠签约仪式
- 学校召开全校教工党支部书记论坛启动大会
- 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到各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调研活动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 中国科大在夜间光诱导负性情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我校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当选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中国科大举办中法数学英才班开班仪式
- 我校团学骨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
- 学校召开第一次国合工作例会
- 【战“疫”一线】抗疫一线党旗红
- 感知中国——来华留学博士生孺子牛论坛圆满结束
- 中国科大离退休干部党委、老年大学相继开展庆祝“七一”活动
- 传递战“疫”能量 邮寄教材到家
- 我校与中国农业银行“云签约” 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 少年班学院学子用行动支持青春战“疫”
- 中国科大附一院召开2019年总结表彰暨2020年工作部署大会
- 我校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座 安徽省委党校李芳老师作专题报告
-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督查组来我校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督查工作
- 中国科大在新型拓扑材料外尔半导体的实验发现中取得原创性进展
- 学校举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