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找到量子磁力仪测量磁场矢量的最终理论精度极限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理论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在量子磁力仪同时测量磁场矢量三个分量的平行纠缠方案中,找到了平衡不同参数测量精度间的最小制衡方法,首次给出同时测量磁场矢量三分量的最终理论精度极限。该研究成果于7月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磁力仪研究磁场测量的最高精度,是量子精密测量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数十年研究中,人们已经能够通过采用纠缠等量子资源在磁场单个分量测量中达到最高精度。但是磁场是一个矢量,有三个分量,不同磁场分量的最优量子测量方案一般不同,在同时测量磁场矢量的三个分量时,不同参数的测量精度之间会有制衡。如何平衡不同磁场分量之间的精度制衡,磁场矢量测量的最终精度极限在哪里,是否能达到,如何达到,这些都是量子精密测量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国勇等人发现这种精度制衡源于最优探针态之间的不兼容性,并且巧妙的将磁场三个分量的测量精度与探针态的不兼容性建立联系。最终项国勇等人找到了一种平衡不同磁场分量精度制衡的方法,得到了磁场矢量测量的最终理论精度极限。此外,项国勇等人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精度极限可以达到,并且构造出了所需的最优量子探针态和最优量子测量。
量子磁力仪对磁场矢量三个分量同时测量的最终精度极限。
相比于之前量子磁力仪集中研究测量单个磁场分量,该工作回答了磁场矢量三个分量同时测量的最终精度极限,并且发现了不同磁场分量精度制衡的底层物理是源自于量子探针态的不兼容性。该工作不仅解决了磁场矢量测量的最终精度极限问题,也提供了一套解决其他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问题的新方法。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侯志博和香港中文大学陈洪震和刘力强,通讯作者为我校项国勇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5.020501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找到量子磁力仪测量磁场矢量的最终理论精度极限
- 上一篇:学校举办“十四五”规划编制辅导报告会
- 下一篇:我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 学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Leif Groop教授应邀至中国科大附一院讲学
-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李良彬教授获第十三届“冯新德高分子奖”最佳论文奖
- 《永怀初心》微电影首映式在我校举行
- 中国科大新型手性无机纳米材料的研制取得新进展
- 中国科大实验实现噪声适应的纠缠态探测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六有’大学生”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
- 校领导考察六十周年校庆重点建设工程
- 合肥高新区青企协、安徽清新互联向学校捐赠防疫物资
- 中国科大在非平衡刚性逾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科学技术学分论坛在京举办
- “环保力行,从我做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员青年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团日活动
- 校领导走访慰问假期坚守岗位的后勤职工
- 第一届中国科大国际普通外科学术会议召开
- 我校与中国农业银行“云签约” 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 中国科大在扭转双层石墨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大第四届“墨子·云论坛”北美专场活动顺利举办
- 中国科大举行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