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弦外知音”非遗调研实践团走进扬州 探寻清音雅韵
中国古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约3000年历史。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弦外知音”非遗调研实践团探访了古琴非遗传承人刘扬,聆听大师见解,探寻清音雅韵。
刘扬,1957年生,扬州人,广陵派古琴第十二代传人。其演奏风格厚重深雄、豪放劲健。在继承广陵琴派“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并济、音韵并茂”十六字风格基础上又具鲜明的个性。如今,将古琴艺术这项非遗传承下去成了他最大的期望。
生于古琴世家的刘扬,其外公刘少椿为广陵琴派的第十代传承人。刘少椿孜孜不倦刻苦习琴的经历,对刘扬后来习琴有很大影响。“后期我跟老师学琴,每次都先把曲子唱会了才去上课。人家学半年的曲子,我两个小时就解决了。”刘扬老师已过不惑之年,仍然坚持每日弹琴,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刘扬在与北京科技大学“弦外知音”非遗调研实践团交谈时透露,他曾经做过琴厂监制。“刚开始虽会弹琴,但斫琴还没有经验。”刘扬介绍,最初斫琴的时候,他会去研究唐琴、宋琴、明琴等构造,潜心研究如何通过琴身的结构发出最动听的弦音。
刘扬对斫琴门道的了解越来越透彻,也会去研究探索古人所否定的领域。以前古人都说实木不能做琴,但现在刘扬和他的团队解决了这个问题:实木能做琴,也能做好琴。事实上这是厚薄的问题,“木料实,就薄一点,都要靠耳朵去听,听得声音好了,就可以把它合起来了,听得声音不好,合起来也没用,合起来更不好听。”
关于古琴传承,刘扬坦言,古琴的教学与传承不能马虎,不能整个噱头去糊弄别人。“这个琴啊,易学难记、易学难精。”在刘扬看来,熟能生巧,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炼,最后的成果才经得住时间考验,才能成一家之言。
原文链接:新华网
(责编:孟婍、陈丽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科技大学“弦外知音”非遗调研实践团走进扬州 探寻清音雅韵
相关推荐
- 北京科技大学用“四个关爱”服务学生
- 学校领导集中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 张继平院士做客“理学之美”名师讲坛第四十四讲
-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考核结果发布
- 盛典有我·再出发 国庆盛典荣光继 首都师生再出发
- 北科大团队发现“超临界弹性”现象并制备无滞后巨弹性金属
- 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在京成立
- 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
- 我校与北京一年又一年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校举行
- 中广核研究院与学校签订铅铋快堆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合作协议
- 紧抓“三个聚焦” 筑牢“战疫”防线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韩宪洲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 《育见》—— 北科大:科技赋能 打造“有风景的思政课堂”
- 北京大学生“接力”守护国门
- 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 学校与河钢集团就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共建达成深度共识
- 我校在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佳绩
- 学校与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京科技大学:编写新型冠状病毒防范手册
- 学校圆满完成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复试工作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