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接力”守护国门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新国展防控一线。北京科技大学供图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有这样难得的为北京作贡献的机会,北京孩子义不容辞。”
北京科技大学2019级研究生刘晴,是该校文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3月15日,学校询问她是否愿意参加顺义新国展志愿服务工作,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据了解,为做好外籍人士返京疫情防控工作,北京科技大学迅速成立青年突击队,派出两名青年教师和28名青年学生共30名志愿者奔赴新国展防控一线。刘晴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非典时,我还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听妈妈不断叮嘱着‘不能出门’。小小的我意识到外面很危险,更知道有很多人正身处危险之中用生命保卫着我的安全和健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打乱了我们正常生活的步伐。回想起17年前的‘白衣天使’,我抓住这次新国展志愿服务的机会,希望为防疫工作献出一己之力,为首都家园筑牢安全防线。”刘晴说。
据了解,从3月22日开始,北京科技大学30名志愿者开始守护国门。到岗两天,他们就服务了来自13个国家的61位旅客,每天的工作包括及时更新各省市每日入境人员数量;记录搜集每人工作情况,记录工作笔记;协助民航局、国航、首都机场等单位沟通,协调处理各驻京办接运工作中的问题;建立相关单位联系表;核对出境人员与实际登记人员的信息,等等。
“亲身体验过穿防护服的感觉,才能真的理解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李想表示。她第一次穿防护服时,慌慌张张的:皮筋太松,导致头罩没办法全部罩住头发;手套也很大,拿东西穿衣服都要用一只手拽着另一只手的手套才可以;穿着鞋套走起路来,更是沙沙地响。而戴上眼罩后,耳朵听力都不好使了。
“从3月23日开始,我就在总服务台的物资分发处工作了,工作内容说起来挺简单的,统计物资数量,分发物资。实际操作起来,我发现这项工作需要做到有逻辑有条理,物资怎么摆放更方便拿,各省份所需物资数量怎么记录更清晰明了,分拣各项防护装备的时候哪个顺序哪种方式的效率更高,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大学问。”李想说。
3月25日凌晨1点,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孙慧琪坐在回驻地的车上,刚刚结束当天晚班的工作。
“以前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对我来说可能仅仅是一个数字,因为我知道我只要不出门就很安全,但当真正来到抗疫一线,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是‘防疫无国界,事关你我他’。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可能就是明天的确诊患者,做好防护工作真的无比重要。疫情面前,人人平等,抗疫之战的胜利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孙慧琪说。
“在我们值班的地方,我还发现了前一所志愿学校北二外留下的便利贴纸,上面画了一个冠状病毒,旁边写着‘交给你啦!to北科’,我顿时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战场,虽然我们在做隔离病毒的事情,但并不隔离爱,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魏博闻说。
3月23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九次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顾晓园表示,3月9日晚,在接到北京市关于选派志愿者的工作任务后,学校迅速组建防疫语言志愿服务工作专班,两小时内就组成了包括英语、日语、韩国语3个语种、覆盖9个学院的30名学生志愿者队伍。
3月10日,北二外多语种翻译志愿者在顺义新国展集散点正式上岗。据了解,这支队伍中男生10人、女生20人,平均年龄21岁,全部都是95后,其中00后8人,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占到77%。截至3月23日,北二外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2703小时,共为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438名外籍旅客提供了多语种翻译。
回想起那段经历,北二外英语学院的林佳颖至今仍感到十分骄傲。“我是3月15日上岗的,在国展工作了一周的时间,如今和大家在昌平集中休整。”林佳颖表示,因为家在北京顺义,她一接到学校的通知就报名了。“刚上岗的时候自己感到有些慌张和不熟悉,也会担心自己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善,但随着自己对工作内容的渐渐熟悉,这些担忧也就消失了”。
“看到招募信息的时候,我有点犹豫。不是因为害怕,是担心自己翻译水平不够,耽误工作进度。咨询了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意见后,他们都相信我能行。”北二外韩语专业本科生台晓童说。
“参与本次防疫多语种翻译的志愿者同学全部为党团员,政治素质过硬,且其中大部分有学生干部经历,大局意识强、责任心强。同时,我们的学生专业功底扎实,能够出色地完成翻译任务。”北二外带队教师刘睿基说,“同学们的反应速度、行动力是非常高的,从报名、线上岗前培训,到集结队伍、正式上岗,中间不超过16小时,我们都说这就是‘二外速度’。”
和第一批志愿团队一样,北京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接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接力棒”后,会在新国展进行为期两周的志愿工作。两周的志愿服务期满后,将会有第三批大学生志愿者继续这场守护国门的“接力”。
原文链接:中国青年报(2020年3月30日05版)
相关链接: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责编:孟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大学生“接力”守护国门
相关推荐
- 我校学子在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上斩获佳绩
- 学校举行深度辅导工作推进会暨深度辅导与理论研究工作室揭牌仪式
- 北京科技大学:“四个学堂”保障“停课不停学”
- 学校党委召开2020年九家单位校内巡察工作动员会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引发热议 26位观礼师生这样说
- 高校7万留校学生过出“特色春节”
- 学校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
- 北京科技大学:五大人才培养精英计划 给学生更多专业选择权
- @找工作的同学,战“疫”时期,大学生就业5条“非常举措”来了
- 《育见》—— 王健全 :逆流而上 做好“5G+工业互联网”科技“架桥人”
-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
- 学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
- 百年树人 立志担当 北京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 我校校友赫荣伟担任火星探测器总指挥
- 我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再创佳绩
- 学校召开秋季学期安全工作会
- 北科大:修炼推优“内功”为党育人
- 李凯城受邀来校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
- 总书记关心的教育事:有本事就有舞台
- 校长杨仁树一行到西三旗中试基地和方兴大厦调研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