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佳绩
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10月30日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行。我校共报送参赛作品15项,其中由我院张培昆副教授指导的作品《基于冷凝再热原理的烟气消白装置》斩获大赛特等奖,另有《基于太阳能协同热解余热供能制粪便生物炭的无水厕所》等3项作品获大赛一等奖,《“膜有办法”——基于取向碳纳米纤维膜的高效穿透型医药废水降解装置》等3项作品获大赛二等奖,《基于温差发电的低温等离子体尾气净化技术》等6项作品获大赛三等奖;张培昆、段小丽、汪群慧、王存海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大赛得到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和踊跃参与,来自北京地区的22所高校参赛,覆盖1600余名学生。242项作品进入初评,101项作品入围终审决赛。最终共评出特等奖17项、一等奖作品35项、二等奖作品49项、三等奖作品57项。
获奖名单
决赛作品涵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两大类,包括节能类、节水、节材、矿业、机械类、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海洋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电气领域及建筑领域等13组等细分领域。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本届竞赛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评审方式,近千名学生线上参与实物展示、小组答辩等环节,三十余位来自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评审专家分别在北建大校内10个评审室参与评审。参赛同学在指导老师和评审专家悉心指点下开展自我展示和心得交流。答辩场上,参赛选手系统阐述参赛作品的项目背景、核心技术、创新设计、发展前景等内容,将所学知识与科技发展、社会需求、关注热点紧密结合,产生了一批创新创意作品,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生投身科技、致力创新的决心和实力。
为高质量的迎接此次比赛,学校高度重视,为参赛团队交流研讨、制作作品、开展实验等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赛事面向北京高校学生每年举办一次。本届赛事以创新“环能”科技、共绘“双碳”蓝图为主题,聚焦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相关专业领域,旨在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育人水平,促进环境、能源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在办赛机制、学生参与、作用发挥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成为一场高校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盛会。
(图片:能环学院)
(责编:高晨萱、邢华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佳绩
相关推荐
- 中共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建设成果巡礼(二)
- 昌平区委书记于长辉一行到我校昌平创新园区国家科学中心调研
- 高校热议!书记校长们这样说…
- 冯俊受邀来校作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 “金三银十”招聘季来临 高校集中举行网络双选会
- 压雪车有了“中国造”
- 北京科技大学第七届青年科技文化节开幕
- 《育见》—— 北科大:科技赋能 打造“有风景的思政课堂”
- 校长杨仁树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
- 学校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 学校举办“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暨赵军校友回母校主题报告会
- 我校环境专业学子获得“2019年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 我校思政课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中获得佳绩
- 学校迎接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验收
- 用实践给新教师埋下思政的“种子”
- 学校召开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会
- 学校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学校与南钢集团成立“连铸凝固冷却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 秦安县西川镇小寨村走笔
-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