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玩转“云上”科研平台,协作指导零距离
清华新闻网3月2日电(通讯员 罗梓梦 殷滋淳)通过搭建“云上实验室”“云上组会”等多种形式,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三位老师的团队:王侃教授的反应堆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室,王学武教授的中子技术研究组,李和平副教授的等离子体健康科技研究组,利用网络技术、线上工具,实现了科研协作指导的“零距离”。
“云上实验室” 协作指导同步更新
工程物理系王侃老师的反应堆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室(REAL)建设了“实验室软硬件远程协同开发平台”,为实验室师生提供了科研协作的系统平台,利用互联网搭建起的一座“云上实验室”。
“实验室软硬件远程协同开发平台”支持师生们协同开发、高效维护、管理文档,极大地便利了科研工作,获得了清华大学第三十届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奖。
王侃老师课题组(合影拍摄于2016年9月)
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筑起了高效、稳定的平台系统。在硬件方面,平台依托于实验室自有服务器构建了局域网,通过自建VPN验证实现远程登录,能够实现由内向内和向外的正常访问、由外向内的权限控制等,网络速度高达1000Mbps,保障安全的同时保证了高效率。
实验室内网设备布置图
在软件方面,在内网服务器上搭建了GitLab分布式开发平台,利用GitLab提供的Issue、Merge Request、Discussion、Automatic Email Notification等服务,实现全球各地成员的共同协作与研究。
GitLab平台
在这座“云上实验室”里,师生们远程指导、协作并进,科研进展同步更新。团队带头人王侃老师通过Reply by Email功能,实现研究方向上的把控和指导。青年教师梁金刚老师等通过直接参与讨论的方式,在Issue、Merge Request等开发过程中,给予同学们技术指导,推动研究生论文和科研课题的发展与完善。
REAL实验室老师们通过平台实现在线指导
为了保证同学们实验顺利,平台上集成和配置了较为完善的自动测试服务,兼容实验所需要的反应堆蒙卡分析软件RMC功能。此外,REAL实验室同学可以通过平台互相讨论研究进展、审核程序研发内容,完成研究工作的高效快速的“peer review”。
活用会议软件 开展“云上组会”
王学武、王哲老师的中子技术研究组在疫情期间利用腾讯会议平台每周召开组会。
王学武老师课题组(合影拍摄于2018年10月)
在线上工具的帮助下,师生们能够协同制定和分享工作进展、计划、问题讨论清单,让会议讨论充实、高效。研究组还在清华云建立了共享资料库,获取资料更便捷。
周工作进展、计划与问题讨论模板图
在疫情期间,李和平老师等离子体健康科技研究组依然高效地利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推进工作。
李和平老师课题组(合影拍摄于2020年1月)
每晚8点,师生们在工作群内进行工作汇报和学术交流,老师还会根据每位同学的进展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讨论。虽然研究组成员们通过网络空间进行学术交流,但是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李和平老师研究组工作讨论
调整科研战略 推动研究进展
疫情推迟了开学时间,老师们也为此提前调整了科研战略,鼓励同学们“厚积薄发”。李和平老师及时调整了全组同学的工作安排,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和个人计算机在家中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论文清样阅读、程序调试、实验方案设计等不依赖于具体实验平台的工作,并通过在线石墨文档收集了同学们的工作计划。
王学武老师也通过会微信群中发布了本学期任务列表供同学们进行填写,摸清课题组各位同学本学期的课程、课程外学习、研究、毕业流程和资格考试流程情况,及时调整同学们的科研任务。
任务列表模板图
尽管疫情期间清华师生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但利用各种平台、云盘、软件等线上工具提升信息流通效率,实现宅家高效的科研环境,真正做到“科研无距离”!
供稿:校研会
编辑:李晨晖
审核:吕 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玩转“云上”科研平台,协作指导零距离
相关推荐
- 【向祖国告白】公管学院教授胡鞍钢:中国进入强国强军新时代
- 【微观清华】清华心理学大咖公益课堂今晚开讲
- 【组图】我们准备好了 为了一生难忘的时刻
-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当选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
- 傅莹出席上海人工智能治理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 【主题教育】校领导班子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调研学习
- 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在哈尔滨开幕
- 清华公管学院作为公益支持单位参与“探知未来科技女性培养计划”
- 纪念梁启超先生清华《君子》演讲105周年暨德年公益文化颁奖活动在清华举行
- 聚焦绿色PPP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届中国PPP论坛在清华举办
- 清华大学与南加州大学签订“数据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
- 杨斌出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射击分会2018年度工作会议
- 【学风建设年】永远在路上 | 清华师生热议学风建设
- 2019清华大学-多伦多大学联合研讨会在清华举行
-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王晓浩林立伟团队在《科学·机器人学》发文报道可高速运动的耐挤压柔性机器昆虫
- 海归学子创新创业座谈会在浙江举行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校党委书记陈旭等出席会议
- 化学系赵亮团队合作发现多金属化芳杂环的超共轭芳香性及其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 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兴趣团队2018年会分享创新创意思路
- 校领导春节看望老领导、老同志和部分教职员工
- 欢迎你,新同学!清华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校报到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