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出土文献中心成果荣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清华新闻网11月21日电 11月20日上午,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教授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唯一一项一等奖;赵平安教授的著作《秦西汉印章研究》摘得三等奖。这也是继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之后,清华简整理报告获得的又一重要奖项。
刘国忠教授代表清华简整理团队领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为一等奖颁奖并讲话。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与副主任刘国忠教授等分别作为嘉宾与领奖代表出席了颁奖仪式。
中心领奖代表与郭沫若之女郭庶英(右三)合影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于1998年7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设立,为部委级学术成果奖项,是目前中国历史学界的权威荣誉奖项。该奖授予在中国历史学,包括通史、断代史、专史(含科技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由中国籍学者完成并公开出版的优秀学术著作,同时向该著作的出版社和责任编辑颁发奖励证书。至2019年11月,已经顺利举办五届,共有147部史学专著获奖。
清华简整理报告简介:
2008年7月,一批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被抢救入藏清华大学,由李学勤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随即展开了相关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之后又一批珍贵的战国竹简。其特点是数量大,内容具有唯一性,多为湮没两千余年的经史类典籍。清华简的整理出版计划分为15辑,以每年一辑的进度陆续出版,将对中国古文字学、古代史、思想史等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秦西汉印章研究简介:
该书不仅对秦和西汉的印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还收录了秦西汉时期几千枚印谱,是目前为止收集资料最为完备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出土文献中心成果荣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相关推荐
- 毕业生代表方耀鹏在清华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在线教学进行时】继教学院“助教团”助力清华顺利开展在线教学
- 【微观清华】清华大学在国名国徽国旗国歌产生中的贡献
- 【2019·毕业季】新进校教师代表现场观礼:感受仪式的力量,明确教师的责任
- 清华大学与中国一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校内教师招募宣讲会举行
- 第三届清华大学航空产业管理论坛举行
- 邱勇校长访问香港 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实施
- 【身边榜样】雒建斌:摩擦学领域的引路人
- 让人文气氛在清华更加浓郁——清华大学举办首场文科沙龙 畅谈国家形象的象征与表达
- 清华大学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在宁汇演成功
- 【主题教育】林泰:“为立德树人奉献一生!”
- 清华出版社联合主办庆祝建国70周年暨澳门回归20周年——中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图书展
- 清华大学举办首次国际学生校园安全沙龙
- 从我做起,同心战‘疫’——机械工程系研团在路上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成立
- 清华校友吴海燕、张冬梅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
- 欢欣同庆回归盛事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清华大学举行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师生座谈会
- 生肖艺术与文化基因: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 清华物理系张广铭教授课题组在量子拓扑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