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院士做客《科学与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 解析力之观念在科学和哲学层面的演绎
清华新闻网9月16日电(通讯员 程嘉辉 张蕾)9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杨卫教授做客《科学与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暨“学术人生”讲坛,为200余位师生分享了自己对“作用于有形与无迹之间——力理念的演绎”的哲学思考。
杨卫做客《科学与哲学》讲座
杨卫从力学的发展历史着手,阐述了力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力是关于力、运动及其关系的科学”,并围绕“作用于有形与无迹之间——力理念的演绎”主题,分三个部分展开演讲内容。
在第一部分“力——形之所以奋也”,杨卫阐述了墨子、亚里士多德、牛顿等伟大先哲对力的认识过程,使在场师生对力学发展的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第二部分“力——万物之作用也”,杨卫阐述了汉密尔顿、薛定谔、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将力引入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分析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展示了相对论力学、混沌学、量子力学中的若干哲学命题。在第三部分“力——神之所以奋也”,杨卫探讨了力之观念在形而上层面的重构,预测了生命力学、信息力学、社会力学等新学科的可能发展方向。杨卫表示,科学认识自然,而工程改造自然,宇宙之大,基本粒子之小,从物质到精神,力无所不在。
航院院长李路明教授为杨卫院士颁发纪念证书
演讲结束后,航院院长李路明教授为杨卫颁发了纪念证书。现场师生围绕感兴趣的问题与杨卫进行了深入探讨。清华航天航空学院过增元院士与杨卫深入讨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同时,杨卫在解答师生问题时表示,要把力学最基本的思维和方法应用到更多的学科方向上,赋予力学新的活力。
讲座现场过增元院士与杨卫讨论交流
作为“学术人生”系列讲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作用于有形与无迹之间——力理念的演绎”讲座由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会主办,旨在响应“探究学术前沿、启迪科研人生”的号召,贯彻“推崇名师、追求学术,感悟人生、点燃理想”的宗旨。本季《科学与哲学》系列讲座共15讲,由航天航空学院酝划,旨在从先驱们的创造中学习创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重塑思维模式,养成学生探索习惯,激发学生创造力。接下来,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会将继续立足于力学、热学、航空宇航及交叉学科的专业特色,邀请更多著名教授、国内外知名学者等与学子畅谈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启迪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建设。
供稿:航天航空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赵姝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杨卫院士做客《科学与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 解析力之观念在科学和哲学层面的演绎
相关推荐
- 建筑学院教师曹彬荣获全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特等奖
- 【微观清华】清华心理学大咖公益课堂今晚开讲
- 清华施一公研究组发文报道人体γ-分泌酶与重要底物Notch和APP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 国内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清华大学创新技术成果走向规模化工程应用
- 清华大学2019年研究生游泳联赛举行
- 继续教育学院召开在线教学研讨会暨在线学习调研报告发布会
- 微观数据开发应用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
- 清华与航加国际民航大数据区块链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 财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院三个支部联合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 海淀区校警联合反“电诈”联盟启动仪式在清华举行
- 清华大学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水利系龙笛团队研制高时间分辨率青藏高原湖泊水位与水量变化数据集 提供遥感监测湖泊溢流风险解决方案
- 自动化系牵头研制的深海可控式可视采样器西太平洋海试圆满成功
- 清华大学首批应急攻关项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启动试运行
- 【新生故事】王亚兵:成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清华人
- 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全新亮相
- 2016级联合培养飞行学员转阶段总结动员会举行
- 清华大学举行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座谈会
- 第一届全国残疾人体育学术交流会暨冬残奥项目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 清华大学举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提出40周年纪念座谈会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