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举行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座谈会
清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记者 张静 摄影 许刚)10月24日,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座谈会在工字厅举行。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副校长吉俊民,原常务副校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环境学院教授钱易院士,建筑学院教授江亿院士,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院士,人文学院教授卢风,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代表参加座谈会。
王希勤讲话
在听取汇报和发言后,王希勤充分肯定了清华建设绿色大学20多年来取得的成效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着眼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华大学在20多年前提出绿色大学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引领性,在新时代要主动作为,承担起一流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制定新的绿色大学发展规划为抓手,持续推进绿色大学建设。
吉俊民讲话
吉俊民表示,专家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绿色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学校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绿色大学建设,既要确定发展方向、明晰发展路径、形成发展共识、建立推动机制,也要注重项目落地,两手都要抓。
绿色大学办公室副主任霍慧彬对二十年来绿色大学建设成果作了汇报。清华大学1998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理念,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绿色大学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绿色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国际化的绿色课程体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均每年开设超过240门绿色课程,举办超过200场绿色主题学术活动,打造了《生态文明十五讲》等一批绿色教育品牌课程,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绿色创新能力为主旨的多样化绿色实践平台,丰富了绿色教育第二课堂的个性化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绿色文化氛围。绿色科研持续推进,20多年来共成立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交叉研究机构55个,承担绿色科研项目近3000项,实现了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绿色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和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在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建设能源监测平台示范项目,提升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入推进校园景观提升计划,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建设了一批彰显清华风格气度的园林景观。
何建坤、卢风、陈吕军依次进行专题发言
随后,何建坤、卢风和陈吕军分别进行专题发言。何建坤介绍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框架下的主要国家和大学的绿色校园活动并提出,清华大学要代表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及时制定长期规划,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建设工作层次,与联盟成员合作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卢风从生态文明在历史发展上的地位和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学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教育队伍、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绿色大学办公室职能。陈吕军表示,清华在推进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历史悠久、成果显著,应该抓紧时间组织开展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继续完善绿色大学建设指标体系和教育体系,顺应历史潮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科技支撑、示范创新的作用。
听取汇报和专题发言后,与会人员对如何站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清华绿色大学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江亿发言
江亿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绿色大学建设,培养学生厉行节约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带动每个家庭,辐射全社会,直接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建议学校着力于校园能耗及交通规划、新技术新工法和垃圾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钱易发言
钱易表示,我们的绿色大学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应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归纳经验与不足;着眼未来,开展长远规划和全面部署,着手当下,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绿色大学建设中来,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面向国内外开展多层次的交流,进一步扩大绿色大学的影响。
郝吉明发言
郝吉明指出,绿色大学建设是清华大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绿色大学建设与“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为人类发展提供长期的支持。希望学校继续完善教育体系和管理精细化水平,鼓励引导师生节约使用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大学。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各自观点,为建设一流大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献计献策。参会各部门表示要积极支持并协同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大学举行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座谈会
相关推荐
- 【在线教学案例分享】实践性课程如何进行线上教学?心理测量学课程在线教学案例
- 清华大学举办第二届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
- 邱勇会见美国工程院院士、中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加弗尔·萨文迪
- 【迎新花絮】刘雨桐:多次亲近清华 终于圆梦新雅
- 【组图】书香润清华 开卷益青春——清华图书馆喜迎九字班新读者
- 邱勇检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清华考点考务工作
- 【线上集中主题团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一兵参加航71团支部主题团日
- 这场战“疫”,我们这样做!
- 清华大学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培训
- 清华大学举办“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日”
- 研工部举办2019年秋季学期学生党支书读书班
- 清华化工系利用FACS-seq高通量分析技术研究细菌吲哚合成关键感受器tnaC的动态分子机制
- 探北斗大国重器,寻AI中国之芯——电子系“AI时代”上海支队赴司南导航、中兴就业实践
- 【清华如期开课第一日】陈旭和同学们一起上网课
- 【身边榜样】储著敏:一直在路上,做更好的自己
- 【身边榜样】矣晓沅:轮椅束缚了身体,却挡不住追梦的步伐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副校长简·奥德威尔一行访问清华
- 【清华名师谈学风】华罗庚:我再讲一个“严”字
- 课后连线:师生同心战疫情,行健不息须自强
- 软件学院博士生张子昭获2019年微软学者奖学金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