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华大学的这辆自行车“成精”了!
(点击图片即可观看视频)
历经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芯片,而且成功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进行了实验。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的相关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芯片架构》,8月1日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自然》封面图
“类脑计算芯片”是借鉴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发展的新型计算芯片。“就像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一个神经元能连接上千个神经元,能够实时传递脉冲信号,保持丰富的编码机制。”施路平说,“这些是我们研发‘天机芯’的重要参照。”
这项开创性研究得到了外国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忆阻器主要发明人、曾在惠普工作的权威专家理查德·斯坦利·威廉姆斯评价说:“将这些功能结合在同一块芯片的方法令人赞叹。”
“天机芯”第一代、第二代产品分别于2015年、2017年研制成功。经过不断改进设计,目前的第二代“天机芯”具有高速、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
进入实验阶段,施路平团队用一块“天机芯”作为一辆无人驾驶自行车的“大脑”,进行了包括视觉目标探测、目标追踪、自动过障和避障、自适应姿态控制、语音理解控制、自主决策等功能在内的跨模态类脑信息处理实验。
天机芯片单片(左)和5x5阵列扩展板(右)
“未来‘天机芯’的发展方向,是为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提供更高能效、高速、灵活的计算平台,还可用于多种应用开发,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研究,赋能各行各业。”施路平说。
根据清华大学新闻网8月1日的报道,研究团队通过这辆“类脑自动行驶自行车”,建立了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为学界提供了一个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平台和思路,将能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研究,从而赋能各行各业。
这也许才是“天机芯”真正的价值和突破所在,在《自然》杂志网站上登载的论文简介显示,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路径目前主要有两条:一种是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尽量模拟人脑;另一种则是基于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
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将两者融合被公认为是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天机芯”就是这样一款支持融合计算的芯片——这是当前人工智能芯片做不到的。
它有多先进呢?数字说明一切。
相比于当前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芯片,“天机芯”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
一时间,“天机芯”优异的表现,让“不明觉厉”的中国网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也忍不住为中国的这一新突破鼓掌叫好:
编辑:高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看!清华大学的这辆自行车“成精”了!
相关推荐
- 欢迎你,新同学!清华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校报到
- 清华大学医学院-药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举行
- “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启动——万俊人教授受邀开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清华大学入选首批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15家试点单位
- 清华大学教师秘书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第一期开班
- 【组图】七月,我们毕业了!
- 清华大学举办“传承‘一二·九’,行健共担当”主题接力长跑活动
- 陈旭参加地学系教授付昊桓入党发展会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发布
- 能动系湖北研究生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暨“同心共抗‘疫’,能动在行动”主题党日线上举行
- 【身边榜样】陈来:从传统文化中走来
- 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率团访问清华大学
- 【2019·毕业季】新进校教师代表现场观礼:感受仪式的力量,明确教师的责任
- 【清华如期开课第一日】我在湖北恩施盼春归!
- “希望龙江·邀你同行”黑龙江省2019年引进清华英才宣讲会举行
- 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赴南非开展“丝路新探”实践调研
- 【在线教学进行时】跨越半个世界的研讨课
- 清华大学当选亚太新闻传播学会联盟首届主席单位
- 清华航院王沫然教授荣获2019年度国际多孔介质学会研究奖
- 医学院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研究组合作在《科学》发文阐述beta2肾上腺素受体胞内别构激动剂的调控机理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