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工作60年】江斌:参加“校史知识大赛”的一点回忆
从懂事开始,我的耳边就时常有人说起“清华大学”这四个字。起初我十分懵懂,不知道清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说到它。后来老师和家长说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最优秀的大学。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去清华大学读书。
从那以后我发奋努力,认真学习,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各种知识。终于在2013年,我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没想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居然实现了。来到园子里,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使我心旷神怡。东晋诗人谢混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两句诗赋予了清华大学灵性,使得清华这两个字有了灵魂。进入工程物理系之后,我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这里的食堂、宿舍、教室、逸夫馆都使我流连忘返,每天我都在贪恋地享受着这里的一切。虽然在清华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我对清华的感情十分深厚,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园子。我为自己是一名清华人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上学期间,我对清华的历史十分感兴趣,经常阅读一些与校史相关的书籍,以充实自己。我还尽可能地参观一些展览,了解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个大学在昆明组成的,那时的条件之艰苦难以用语言形容。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却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从193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西南联大在历史上只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却是清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抗战等各个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汇集了周培源、饶毓泰、吴大猷、郑华炽等一大批优秀学者和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祖国栋梁,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有幸在2014年校庆前夕参加了学校紫苑学会举办的校史知识大赛。当时的题目很难,有很多比较冷门的知识,而且我入学不到一年,很多知识都不知道,起初还是十分紧张的。记得当时有一道题目是问:“现存二校门的清华园三个字是谁所书?”很多人以为是清代的咸丰皇帝所写。由于我平时观察仔细,发现上面写的是“那桐”,因此选对了“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幸运的是,当时有另外一位同学和我组队,我们两人齐心协力,最终拿到了二等奖,并且获赠了一本《清华大学志》。这本书让我对于清华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十分喜欢。之后我也持续关注着校史,对学校的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索,指导我今后做人做事。
如今的我,虽然离开学校将近三年了,但是工字厅、大礼堂、图书馆、清华学堂、六教、桃李园、清芬园,这些地方依旧是那么熟悉,那么有魅力。每次有机会回到学校,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倍感亲切。作为一名清华人,我响应学校“又红又专”的号召,毕业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了一名研究核电站安全的工程师。现在的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核电,我为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十分自豪。清华培养了我,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我也会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清华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努力,奋发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铭记历史,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踏踏实实做人,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作者2013-2016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硕士学习)
(清华新闻网5月21日电)
供稿:校史馆
编辑:张同顺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史工作60年】江斌:参加“校史知识大赛”的一点回忆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专题辅导报告会
- 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青年在行动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 尺方屏幕化讲台,教书育人唯始终——在线教学取得阶段性进展之际致全体教师的一封信
- 第三届京津冀健康医疗大数据高峰论坛暨清华校友三创对接会举办
- 共战疫情——图书馆积极发挥保障作用
- 清华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发文报道肿瘤细胞调控瓦博格效应的新机制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环境学院协助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与管理技术在线专家支持平台”
- 清华大学定点帮扶南涧首期乡村振兴论坛暨产业人才培训班举办
- 【组图】欢歌共聚清华园 携手追梦又一年
- 交叉信息院2016届博士生杨光荣获中国密码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 【学风建设年】电机系举行研究生“学风大讨论”暨第二期“思政理论学习班”开班仪式
- 陈昱瑞、钟文宏受聘清华大学名誉学衔
- 邱勇校长在清华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学术元求志 文章岂为名
- 探秘C919模型机——精仪系研究生赴中国商飞公司开展寒假就业实践纪实
- “迈向一流”清华大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巡礼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医学院沈晓骅课题组在非编码RNA的染色质结合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首次视频签约仪式:清华与德国博世携手推进人工智能研究
-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成为地球联盟第一批单位会员
- 陈旭会见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校长劳瑞·莱森 两校签署学生交换协议
- 清华大学召开全校党建工作会议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