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战疫情——图书馆积极发挥保障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作出“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重要决定,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身在校外依然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和学习,图书馆在防控工作组统一部署下,把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广大师生资源服务作为自觉的责任,全员在岗、全时待命、多措并举。全馆各部门分工协同,网络资源保障团队、电子教参保障团队、信息技术保障团队、信息服务团队、宣传推广团队和防控后勤保障团队等分工协作,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竭尽所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图书馆力量,全力保障线上教学和资源远程访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特殊时期为清华师生学习和研究提供网络资源保障、电子教参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和信息服务保障。
教参服务及时全面
为本校师生提供课程配套的电子教参服务(清华大学教参服务平台,http://reserves.lib.tsinghua.edu.cn/)是图书馆已开展多年的一项工作,在当前抗击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这项服务则显得尤为重要。
当得知我校定于2月17日开始全面进行网上授课后,图书馆马上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开拓思路、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为全校春季学期的课程补充电子教材和参考书。为此,在图书馆防控工作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建立了多个微信工作群分别开展相关工作:1)与教务处老师建立信息沟通群,及时了解掌握各院系的教参需求;2)组织馆员分头查询、采集多方寻找获取教参源数据;3)技术应急保障群随时调配资源,提供10个虚拟机并行处理数据转换,进行数据发布;4)技术支持群则根据当前全新的使用需求对教参平台实施系统优化、压力测试、内存扩容,制订技术保障方案。大家通力合作、共克时艰,在短短十天内新增电子教参2500余种(正在陆续上传),总量将达到5600余种。电子教参平台在17日全校开课后也经受住了使用量大幅增加所带来的考验,运行平稳,两日累计访问量6千余次,阅读教参全文4.2万页。
技术支持硬核保障
在图书馆防控工作组的统筹部署下,技术部门全力保障本馆信息系统和校外资源访问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读者在校内外访问各类数字资源。同时各个工作组对人员安排、重点任务做出明确要求,对关键系统指定专人负责日查日报工作,信息技术应急响应组对日报数据进行每日分析,确保在校外访问学术资源(学术版)高峰来临前,做到准确评估、科学处置和全方位应对。
1月29日,图书馆与国内最大的学术资源供应商中国知网在以往项目合作基础上紧急启动协同办公机制,与知网技术人员进行水平沟通,对基于SAML协议的远程访问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并于当日晚完成中国知网主站和校外访问模块升级,确保在校外资源访问高峰到来成功解决知网校外访问问题。清华与中国知网合作推行的远程访问方式(Shibboleth)迅速在全国得以推广。截至2月27日,全国已有240余家图书馆使用此方式获取知网文献,其中有北京地区高校18家。
1月31日起,图书馆重点保障“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运行,同时加大Shibboleth资源配置,做好用户引导和校外访问方式的分流。成立信息技术应急响应工作组,从组织保障、工作要求、数据监测、重点事项、人员分工等角度全时保障校外电子资源访问。
2月1日以来,登录校外访问系统访问的人数是7.29万,资源点击量有24.95万次,在线查阅的流量达到1.75TB ,按照平均每篇10MB的数量估算,2月1日以来,通过校访问系统获取的全文有17.9万篇,有效保障了校外科研教学工作对文献的需求。
图书馆组织人力对278个学术资源访问情况进行摸查、全面汇总校外访问方式。在汇总数据的基础上,图书馆快速开发“WeLibrary”微信小程序,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了解图书馆发布的各类资源导引信息和各种资源的校外访问渠道。
与此同时,清华图书馆联合深圳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图书馆在Github上建立WAYFless词条,整理校外直达资源访问数据向世界同行发布。
多渠道保障网络资源
虽然延期开学,但是老师和同学们按照学校要求已经如期开课,师生们学习和科研的热情并没有受疫情的影响,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保障师生在校外依然可以顺利使用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为摸清楚数据库支持何种校外访问方式、给读者更方便的指引,图书馆统一部署,全体数据库责任馆员测试、梳理各自负责数据库的所有校外访问方式(包括电子资源校外访问控制系统、通过Shibboleth认证方式访问、账号密码方式、疫情期间免费使用等),并按照使用顺畅度、方便度进行说明和推荐,为读者提供清晰导引。部分数据库不支持校外访问,还有一些数据库此前未订购,但用户的需求就是号角,图书馆积极联系试用了书同文、WILEY循证医学图书馆 (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保障了师生的文献需求。同时,编制《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一览》《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图书/电子教参免费资源列表》文档,收集汇总疫时免费资源,为师生查阅提供便利。
此外,图书馆闭馆期间,暂停馆际互借各项到馆服务,正常开展电子版文献传递服务。馆员及时在线处理读者通过馆际互借平台提交的服务申请。2月17日,Balis原文传递开放服务,为成员馆读者免费提供原文传递服务。Balis系统中处理申请228个,确认新注册用户19人。Calis系统中处理申请210个,确认新注册用户12人。
咨询服务高效响应读者需求
面对师生校外访问遇到的各种问题,图书馆通过多种咨询方式并行,高效响应读者咨询。除传统的表单和邮件咨询之外,图书馆迅速组建了微信咨询服务群、开通了热线电话、公布了学科馆员的邮箱,多渠道响应用户的咨询问题,及时答疑解惑。目前咨询群已建立4个,汇集了650余位读者,7*24小时无休,随时解答读者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7日以来,图书馆各渠道已解答400余例咨询,单日最高咨询达52例(2月17日开学首日电话28个,微信群14个,邮件10个,总计52个)。
系统化协同运作
图书馆围绕电子资源服务系统化协同运作,各部门积极配合,成立疫情防控期间特别宣传组,用最快速度收集整理实用的服务信息并及时发布,开展图书馆资源服务特别宣传。图书馆通过学校信息系统(INFO)、图书馆主页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延迟开馆时期图书馆服务指南》《校外远程访问图书馆资源指南》《快速联系图书馆员指南》《代检代查服务指南》《疫情防控期间远程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情况说明》《疫情防控期间远程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情况说明》和《校外远程访问Elsevier ScienceDirect、Scopus、Reaxys、Scival的新途径》等信息;发布《疫情防控期间读者借还书相关问题说明》,解答和回应师生关于借还书等相关问题的疑问。
同时,为了使全校师生能够更加集中、更加便利的利用相关信息,图书馆整理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资源服务指南”专题网页。该网页分为通知公告、信息服务、校外访问、电子教参等四个板块,为大家提供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图书馆资源服务指南。
疫情阻断了见面,但图书馆的资源一直都在,图书馆的服务一直都在;让我们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打赢防疫攻坚战!
(清华新闻网3月26日电)
供稿:图书馆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共战疫情——图书馆积极发挥保障作用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工作队伍能力提升专项”正式启动
- 化工系研究生开展线上启航沙龙活动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务长麦克·卡尔福特教授一行访问清华
- 【快讯】第七次捧杯!清华夺得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冠军
- 【在线教学进行时】云端开课 | 清华老师的那些暖心金句
-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推出“最美逆行者终身学习计划”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8年度学术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
-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一行调研清华大学
- 杨斌率团访问德国 推动中德教育合作
- 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 【国庆专题策划】刘知远:我们中队个个“身怀绝技”
- 材料学院朱静课题组和物理系段文晖课题组及薛其坤课题组在超导氧化物铋锶钙铜氧研究中取得进展
- 清华大学医学院学生宁国琛、韩博轩获第15届亚洲计算机辅助外科大会“优秀论文奖”
- 校长邱勇赠书《万古江河》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清华大学2019年首封录取通知书发出
- 校领导国庆节、重阳节前夕看望慰问离休干部
- 航天航空学院师生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美国工程院院士达拉·伊特哈比受聘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
- 清华大学开展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团队报道B细胞活化起始调控新机制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