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水利系赴东南亚“一带一路”实践调研纪实
清华新闻网2月18日电 1月19日-29日,清华大学水利系“兴水之利”赴东南亚“一带一路”实践调研支队的15名师生前往马来西亚、老挝两国,开展了为期11天的海外实践调研。
本次实践以“中国水利‘走出去’的成效与机遇”为主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支队通过探访近年来中国与老挝、马来西亚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中国水利“走出去”的发展状况,换一种角度审视专业,在实践过程中建立对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
支队师生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师生交流 阮方正 摄
在为期11天的实践中,支队师生先后拜访槟城领事馆等政府机构,调研中水电、中交建、老挝电力公司等海内外企业,参观明光坝扩建、直落巴巷水坝、槟城二期填海造陆、吉隆坡地铁2号线、南立1-2水电站等工程项目,并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拉曼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交流,深切感受最真实的东南亚。
“对中国标准应当有足够自信”
“我们对中国标准应当有足够的自信。”在中水电老挝分公司,李建忠副总经理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说。事实证明,中水电采用中国标准在老挝当地建造的电站从未有事故记录,中国标准在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在施工管理方面也能够实现良好控制,“我们中国标准是负责任的”。
不过,相对安全的中国标准要想在海外得到广泛承认,需要突破一些制约因素,语言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标准是什么,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如果不作出清晰明确的解释,很难让业主信服。而国标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对准确性、科学性的要求近乎严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完成。李建忠在交流中再三强调:“国标翻译很有必要,而且很迫切!”
水利系2016级本科生吴臻在交流会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很多国家更青睐西方标准而不是中国标准?我想,这需要我们做出实打实的产品来证明自己,才能实现中国标准在世界的推广。”
支队师生参观中水电承建的明光坝扩建项目 阮方正 摄
管理因地制宜,“本土化”求发展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支队师生们了解到中企在海外的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马来西亚当地节奏较慢,政府审批手续流程较慢,工人的工作时间与工作习惯与国内也有较大差别。普遍来讲,在马来西亚的工期一般比国内长一倍,管理模式上也需要适应当地的生活节奏。
支队师生在槟城领事馆进行交流 龙俊水 摄
在与槟城领事馆的交流中,支队师生们了解到,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用工难”:当地保护就业,严格限制外来劳工入境,而当地人又不愿意承担苦力工作。槟城二期填海项目的陆杨总工介绍说,找到合适的分包商并协调资源、匹配相应工作,也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通过实践,支队师生认识到,中资企业要实现本土化发展,首先要了解所在国家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和沟通交流方式。
“我们要让‘钱’走出来,而不是‘人’走出来。”万象中心的经理向支队师生阐述了他对于中资企业本土化的理解,“如果能培养一批本地管理人才,而把国内的人才派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还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承担社会责任,精心打造“铁名片”
支队师生与中水电援建的帕贡学校师生交流 阮方正 摄
实践支队深切感受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了中企在海外的良好形象。老挝南立1-2水电站项目部无偿援建附近的帕贡学校,改善当地教学环境;槟城二期填海工程为当地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修路、架桥、植树、放鱼……中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与支持。“对我们搞工程的人来说,工程周边的居民就是我们的‘命运共同体’。”中水电老挝分公司总经理刘立民表示。
11天的实践中,师生们深刻认识到马来西亚和老挝两国的现实国情,感受到中资企业迎难而上、树立中国形象的魄力与情怀。他们既认识到推广“中国标准”和中资企业在外用工面临的诸多挑战,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因地制宜求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努力。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工程在海外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张倾力打造的中国“铁名片”正是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的发展机遇。水利系2017级本科生阮方正深有感触地说:“‘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这样的‘实干型’企业,以实际行动赢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以及当地政府、企业的认可。”
水利水电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水利企业也在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这对新时期的水利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次海外实践,支队师生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也更增强了责任感,决心到“世界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中国参与全球发展的新时代体现清华学子的担当、贡献清华力量。
供稿:水利系 编辑:程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水利系赴东南亚“一带一路”实践调研纪实
相关推荐
- 肖鹰做客新人文讲座 阐述古典希腊文明
- 完善学术评价 树立正确导向 | 清华大学召开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工作协调推进会
- 新起点 新征程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再次获评“5A级社会组织”
- 清华大学与河北雄安新区校企改革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清华大学法学院召开2019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
- 邱勇率队赴云南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南涧县工作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年清华大学教职工文艺汇演精彩纷呈
- 姜胜耀会见古巴高等教育部部长萨博利多·罗伊迪
- 清华思政中心联合举办北京高校宣传工作座谈会
- 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研究院成立
- 中外师生欢聚清真食堂迎新晚会 共度美好时光
- 【微观清华】秦佑国:牢记建设国家的使命
- 拨开疫情阴霾 助力“心理”抗疫 清华心理人在行动!
- 【主题教育】学生社会实践:在祖国大地上践行初心使命
- 刘铁岩校友做客清华校友学习日主讲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新文明城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清华举行 国内外专家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
- 清华大学举行2019年机关后勤正职干部任职集体谈话
- 美国工程院院士大卫·威斯勒做客航院学术人生讲坛畅谈在学校学不到的工程学知识
- 【学风建设年】尤政做客校研究生会“学风大讨论”微沙龙
- 创新驱动发展,创客引领创新——2018清华大学“创客日”举办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