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思政教育战“疫”第一课开讲
近日,我校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在线上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欢政教授讲授战“疫”第一课。杜教授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解决中国当代的问题。新冠肺炎的防疫、疫后经济的振兴以及防疫带来的大国关系的改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他希望博士生们围绕这些主题开展讨论。
在杜欢政教授的引导下,来自湖北和全国各地的博士生们分别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群龙同学说:“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是消极的,但我们更需发现疫情中包含的难得的机遇。疫情影响了政治和经济生态,团结了人民的力量,提升了大国的形象。在疫情的大浪淘沙中,是金子总会发光。”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鹏伟同学认为:“科研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对未知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民族凝聚力也在此次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彰显。”
土木工程学院幸金权同学表示:“疫情加速并促进了数字经济、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催化了新行业对旧行业的替代,对新兴行业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防疫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疫后经济的转变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大国关系也绕不开科学技术的保障。这都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杜欢政教授总结道,“2020年开局受疫情影响,但也是中国以科技进步驱动经济转型的元年。贯彻教育部、科技部破除论文SCI至上的评价标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完善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体系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博士生们纷纷表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汇聚起了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这场史诗般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堂深刻、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博士研究生作为未来各领域的先锋,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祖国强盛的责任与使命,真正将同济学子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马克思主义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博士生思政教育战“疫”第一课开讲
相关推荐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来函感谢同济大学为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作出的突出贡献
- 汽车学院研究生第十八党支部入选“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名单
- 校长陈杰走访慰问嘉定校区寒假留校学生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审、主编的中英文《方舱医院感染控制手册》出版,助力世界抗击新冠肺炎
- 专家齐聚同济探讨城市应急管理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 同济青年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会举行,同济大学时代声音宣讲联盟成立
- 校领导检查寒假春节期间学校安全保障工作
- 我校学生在第十四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荣获1金1银1铜
- 学校党委召开巡察“回头看”情况反馈会
- 同济大学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启用,师生日接种量达5000余人次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 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签约,携手加快建设奉贤新城
-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同济智慧”
- 张志愿院士、王松灵院士、俞书宏院士受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 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共同研讨“‘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 助力太原轨道交通发展特色之路,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日太原站—轨道交通科技专场活动举办
- 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斩获4项2019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奖
- 校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 梅雨过后晾晒忙 后勤社区中心为学子提供暖心服务
- 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来函感谢同济大学对定点帮扶县作出的贡献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