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下班都很担心自己…… ——90后医生任慧娟的武汉战疫日记
编者的话:虽然是一名90后,虽然是一名年轻的内科医生,任慧娟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际应急医疗队里的资深医护、党员队员一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出征武汉的火车。一声令下,随队出发,她不知道疫区里,会看到什么、会遇到什么危险,但她一样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虽然,她犹疑、她害怕、她有不解,但作为一名医生,她知道自己的天职,她要让武汉人民早日享受“春林渐盛,春水初生,春风十里”的羲皇上人图景。向千千万万逆行者中任慧娟这样的年轻医生致敬!
我是任慧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内科的一名90后女医生。作为一名医生,我很年轻,但我的肩上同样有着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等地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并随着春节大迁徙迅速蔓延至全国,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看着许多的病人得不到医治,痛心疾首。于是,我积极报名随我院紧急医疗队来到了疫区武汉。临走时,科室的唐伦先主任和黄伟琴护士长叮嘱:努力完成这次光荣的任务!千万保护好自己!
十项全能的护士长和像家人一样关爱我们的主任为我们送行
2020.02.05日,上海市东方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正式命令,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队员们马上出发。下午15点,在上海虹桥火车站乘高铁G1776去武汉。一路上,我收到了很多同事、朋友的殷殷叮嘱,大致的意思就是要保护好自己、早日凯旋等等。当时,对于疫情最重灾区——武汉的真实情况,大家还不太了解。不知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状况,但我相信我们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去治疗和照顾武汉人民和受难者;同时我也希望同事们能把自身安全牢记在心上,我们不仅要完成党和人民的嘱托,也要保证个个安好地胜利凯旋!同事和朋友们嘱托的话语听得多了,就很容易让人想起自己的母亲,就像她会永远担心你会不会照顾好自己一样。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自身保重,我们共同渡过这次难关!
出发前院领导们为我们壮行
我和同事们在虹桥火车站等待出发
我们的队伍在自己医院的最近的一次集合
我们代表的是上海医疗队,我们心里默默记下了要做到标杆起到带头作用
火车上,大家有的闭目养神,有的联系家人说嘱托,进入灾区后可能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没那么多清闲的日子了吧!大约晚上九点,队伍到了武汉车站,大家再乘公交来到酒店。一路上,这个九省通衢的城市现在灯光仍然三三两两地散落着,但少了热闹的人群,只有抗灾的工作人员匆匆而过。一路上,队员们也是表情凝重地观察着这座充满未知的城市,希望病毒早日散去,希望她早日恢复往日的活力,希望武汉的“春天”能早日降临!
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投入战斗
我和我们科的李慧护师
到了酒店都要后半夜了,载着上海人民的关爱和东方医院同事满满爱心的物资车辆也紧接着抵达了酒店,同事们立刻快马加鞭地整理好一车30多吨物资,为的就是早日投入战斗!
我们要把我们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物资带去疫区
后勤的队友们,你们辛苦了
2020.02.06日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队里领导们,立刻与有关方面接洽,了解工作安排。目前,武汉市连续建设三所“方舱医院”,分别是洪山体育馆(800张床位)、武汉客厅(2000张床位)、武汉国际会展中心(1000张床位),专门收治轻症患者。我们医疗队值守在武汉客厅,这里虽然医疗条件有限,条件艰苦,甚至达不到二级医院的救治水平。但是,这里让确诊的病人有医可看、有病可治,再不用担心与家人产生交叉感染了;这里,医护人员还可以给予病人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
夜色虽晚了,却挡不住队友们想早日投入战斗的决心
队友们快速建立移动医院,你们都是我的骄傲
我们的移动医院是达到二级医院的诊疗水平的
我即将要工作的地方快要完成布置了
这些整齐的床铺即将迎来第一批患者
我和我们的院长兼此次援鄂之行的领队雷撼同志,他总是亲切的像家人一样
我和我们急诊医学部的同事,即将开始一段难忘的战斗
旁边这个是一个刚升级为妈妈的战友,希望疫情早点控制,你也可以早日回去抱抱你的宝宝
2020.02.07日,我们医疗队正式进入阵地,迎来了第一批患者。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很多时候是一个战壕的队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我们希望共同努力,早日控制疫情。
舱内,我们医疗队成员都认真聆听每一个患者的经历和故事,咨询他们是如何被感染的、什么时候被感染的、有没有亲人被感染,并认真解释他们的疑问,给他们介绍目前专家们对疾病的认识,指导他们如何自我了解、管理自己疾病的发展,让他们知道疾病痊愈后跟家人居家医学隔离的注意事项…...病人们大多是能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但队员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武汉患者不会讲普通话,少数人甚至是文盲。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队友中的当地人或旁边患者,用翻译来了解病人情况。记得有一次,一个当地不识字也不会讲普通话、看上去50岁左右的阿婆很担心她的亲人,她跟我讲“我老特儿也病了…...”,我理解为这个病人在讲她家老头的事,安慰阿婆说“一般轻症或者普通的病人,预后都不错的…...”,阿婆说“他都快八十岁了…平时身体也不怎么好…...”后来旁边的病人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武汉话里老特儿是爸爸的意思”。哦!我和我的队友们普遍认识到,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尽快了解常用的武汉方言,这点对我们很重要。
因为穿着一套密不透气的防护口罩、眼镜、防护衣,进舱内工作至少6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并且需要不停地问诊。结果下班时,喉咙又痛又哑,每次下班都很担心自己是不是会被感染,有时候喉咙痛得都犯疑心病了。所以,我每天都坚持老老实实量体温,每次下班赶紧洗澡,以求彻底消毒。还好,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喉咙痛哑逐步好转,然后又信心百倍地投入新的一天!
我们的雷撼叔叔为我们做标记,虽然大家穿的都像大白,但内心还是爱美讲帅的小姑娘小伙子
第一批进舱的队友相关加油扶持着
队员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大家很快融入了这支临时整编的队伍,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团队。我们的搭档还包括全国各地的其它医疗队的队员,护士妹妹们为了新冠肺炎病人能保持良好的心情、早期肺功能恢复,更是想方设法、频出新招,努力让轻症病人动起来。很多护理团队的妹妹们更是利用休息时间加紧排练广场舞、呼吸操,虽然大家相互之间不熟悉,但为了同一个目标:让武汉的人民可以自由地呼吸,让江城百姓不用再戴着口罩打电话问好,让安静的武汉再次热闹起来!
我们上海市东方医院优秀的护理团队陪着病人们一起做呼吸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每次下班都很担心自己…… ——90后医生任慧娟的武汉战疫日记
相关推荐
- Science Advances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党皓文和翦知湣研究成果:末次冰期以来暖池温跃层演变
- 杨浦区领导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 “以美而育,向美而生”,新生院济美学堂推出学科美育5大专场讲座
- 【人民网】人民上海会客厅专访同济教授李永奎:疫情之下,智慧医院如何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在同济大学留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一行来校调研
- 陈义汉、梁丹丹发现心肌细胞增殖的关键调节蛋白LRP6,论文在线发表于“Cell Research”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审、主编的中英文《方舱医院感染控制手册》出版,助力世界抗击新冠肺炎
- 我校迎来7700余名2020级研究生,各学院温馨迎新
- 国际足球学院与上海市足球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同济大学两支代表队获第二届沪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
- 中国科学家首获全球海洋石油工业界顶级大奖,同济大学朱伟林教授荣获OTC亚洲特别贡献奖
-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校长一行来访
-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杂志刊发报道,称“同济大学是德国‘通往中国的桥梁’”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来校调研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发展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2020年度)① | 高性能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开发“我心飞扬”
- 永安之心,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亲历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设计及建造过程
- 《深夜树洞:大学生与心理咨询师的书信对话》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举行
- 首批4位参加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赴喀什大学支教
- 房建成院士来校讲授科协大师讲坛第二讲,并参加学校科技工作座谈会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