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迎来7700余名2020级研究生,各学院温馨迎新
9月6日,沉静了一个暑假的同济园再次迎来欢声笑语,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同济欢迎你!”7700余名研究生新生们陆续来到学校各学院报到点办理资格审查、注册等入学报到手续。新生在老师们的细心引导下,按照流程进行体温检测、人脸识别、身份核验,有序报到注册。
当天,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副校长雷星晖、陈义汉等校领导来到各学院迎新现场,亲切慰问迎新工作人员及学生志愿者,了解新生到校情况、校园防疫工作以及入学教育准备情况。校领导对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与新生亲切交流,勉励他们要尽快适应在同济的学习生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争取更大进步。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新生入学工作,按照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学校提前做了周密部署,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原则,安排2020级研究生到各学院分流核验注册报到。学校开发“同济学生服务站”小程序,全面摸排、提前掌握新生14天健康状况、旅居史等信息,建立健康台账,全流程把控疫情风险,守牢校门关,确保新生入学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各个学院也在学校的统筹下,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方式,制定防疫方案,从细节彰显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同学们定制了专属可乐杯;数学科学学院为每位研究生新生贴心准备了印有自己名字的帆布袋;汽车学院为新生准备了爱心T恤。
当天,各校区内随处可见一群志愿者的青春身影。他们为新生测温、指路,运送行李,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学校在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各安排了一辆无人驾驶智能安防车,为新生运送行李。学校还与上海机场集团团委合作,集团向我校免费提供100辆行李小推车,让新生在校园内享受登机般的行李服务。
完成注册报到后,接下来一周,2020级研究生新生将在丰富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中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实效,帮助新生扣好研究生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党委学研工部制定《同济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学院将理论素养、学术能力、校园文化、安全素养、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纳入研究生新生教育,搭建全方位教育体系。
各学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新生特点,特色化“定制”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网络阵地优势,特别策划“迎新当日流程模拟”和新生大数据图文推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新生提前熟悉报到流程,获知班级基本情况,还将在教育周开设“四史”学习教育、“书记带你学校史”及“院长第一课”等特色课堂,由校院大咖带领新生学习“四史”、校史、院史,感受同济文化,传承同济精神。
法学院充分发挥院领导、专业教师(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协同育人效应,同时邀请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图书馆、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教师,探索构建“四位一体”的多主体育人模式,提升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质效。
国际足球学院把迎新打造成垃圾分类和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在新生报到现场精心布置海报宣传,发放垃圾分类贴纸、塑料袋,动员新生党员在寝室内带头做好垃圾分类,也将在教育周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和知识问答。
汽车学院探索研究生班级建制模式,首次尝试采用教研室方向进行分班,班主任由教研室主任担任,编制《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班主任工作日志》,围绕班主任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主题班会设计和近期工作组织开展2020级研究生新生班主任专题培训,为新任班主任工作赋能。
外国语学院通过线上加线下、教授加学者、启蒙加教育“三个加法”,把研究生入学教育指导意见中的六大板块内容,有机融入各类主题教育课堂和阵地,“加”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新能效。(图/江平、周游 视频/武毅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迎来7700余名2020级研究生,各学院温馨迎新
相关推荐
- 全国大学生校园迷你马拉松冠军赛于同济大学开跑
- 徐小春、陈德铭一行来校访问
- 同济大学2020年学生军政训练总结大会举行
- 春和景明,“云”赏同济园中的春光、春色、春景
- 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追思原校长江景波教授:江校长,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 学史明理砺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同济大学辅导员赴延安、渭南开展暑期专项实践
- 中国科学家首获全球海洋石油工业界顶级大奖,同济大学朱伟林教授荣获OTC亚洲特别贡献奖
- “你们的服务太贴心了!”——图书馆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嘉定)推出“零租金”入驻项目
- 同济大学湖北学生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暨“同舟共济,全力战‘疫’”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 我校代表队在202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中太平洋赛区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再创佳绩
- 新增18个,同济大学4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高绍荣/鞠振宇/乐融融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干细胞》,有助于揭示人类衰老之谜
- 近20位院士建言!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专家咨询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举行
- 我校承办第十七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同济大学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培养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 我校7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获奖数创新高
- 校领导访问香港
- 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共同打造的“星火专线”首发
- 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揭牌成立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