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16号楼,作为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之一入驻
12月24日,上海张江科学城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入驻、签约仪式,53个重点项目既涵盖大科学设施、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高校创新中心,又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其中包括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16号楼入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出席活动。我校副校长顾祥林出席集中入驻仪式,领取入驻项目钥匙。
此前,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已部分入驻张江人工智能岛17号楼,该楼主要包含展厅、部分年轻学者及博士研究生的办公场地。此次入驻的16号楼更多满足了人工智能相关实验室的功能及高水平PI(项目负责人)团队的办公需求,是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市人工智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相关试验平台的建设地。
2018年12月17日,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揭牌成立。科学中心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围绕“自主与感知”“智能与涌现”“协同与群智”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科研攻关,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培养我国当前紧缺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力争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着力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变革,努力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
科学中心成立一年来,已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平台和学科建设、重大科学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中心现已成功引进一批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大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中;开启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上海市高峰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首批将培养118名人工智能博士生,其中部分博士生已经在张江人工智能岛开展科研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16号楼,作为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之一入驻
相关推荐
- 外国语学院与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签署多语种红色文化国际传播合作协议
- 同济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
- 同济学子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上斩获二金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布,我校54门课程上榜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一行来我校调研
-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尧水一行来校调研
- 同济大学油/电车队双双跻身日本方程式赛车大赛前三强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颖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揭示Cu单原子电子结构与类芬顿催化活性的规律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来我校调研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雷金龙、衣鹏、李莉合作论文荣获第27届“关肇直奖”
- 2020年同济大学“同行计划”暑期实践锻炼启动,学子赴多地磨砺成长、强化担当
- “寻找红色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史迹》‘四史’学习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上开讲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航发商发签约共建“商用航空发动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用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 校长陈杰院士获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命论坛”走进进博会
- 同济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签约,加强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合作
- 同济大学29门课程被认定为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一行座谈交流,深化省校合作
- 同济课题组受北极熊毛发结构启发,构建新型二氧化硅纳米管气凝胶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