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布,我校54门课程上榜
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我校《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建筑评论》《创业修炼》等54门课程榜上有名,其中包括27门线上一流课程、17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数量在全国高校位列第11。
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表示,课程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黄一如介绍说,本科生院对标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结合同济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2020-2022年同济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拟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共建设700门同济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0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0门、线下一流课程10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00门。计划分类分层实施、分步推进,逐步构建具有同济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融入学校一流本科建设整体规划,持续冲击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各类课程申报。
在改革举措方面,学校将推进以“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重构,逐步打造“线上线下+交叉自主”的“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课程质量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将更加注重具有现代教学观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与行业优质企业建立广泛合作联盟,同时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智慧教室改造为依托,从软硬件及相关配套政策上进行支持、引导,使校内更多教师主动参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内教学创新氛围与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成基于同济特色、较为完善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洪蕾洁)
附:同济大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序号
申报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型
1
土木工程学院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李镜培
线上一流课程
2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顾祥林
3
土木工程学院
钢结构基本原理
赵宪忠
4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概念分析与ANSYS程序实现
郭小农
5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动力学
谢双媛
6
医学院
生物化学
吕立夏
7
医学院
产科学
段涛
8
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
李少华
2017年本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9
数学科学学院
线性代数
靳全勤
10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学物理(系列)课程
顾牡、倪忠强、吴天刚、刘海兰、武荷岚
11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珠宝鉴赏
廖宗廷
12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
杨志强
13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
龚沛曾
14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
徐伟
15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评论
郑时龄
1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刘滨谊
17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总体规划
彭震伟
18
医学院
外科手术技能教学
房林
19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程项目管理
丁士昭
20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李占才
21
数学科学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花虹
2018年本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22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
王祖源、宋志怀
23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工学
顾榕
24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
龚沛曾、杨志强
25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李湘梅
2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原理
刘滨谊
27
医学院
灾难逃生与自救
刘中民
2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虚拟仿真综合实验
刘佳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29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统木构认知与建造
常青
30
设计创意学院
镜头语言虚拟实验
柳喆俊
31
土木工程学院
岩石隧道防火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李晓军
32
艺术与传媒学院
城市风险突发事件新闻全景报道虚拟仿真实验
王建民
33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道路虚拟施工教学实验
杨轸
2018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及资源化工艺虚拟仿真综合实验
刘涛
35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原理
苗夺谦
线下一流课程
36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地质学
杨守业
37
航空航天与力学
航空概论
沈海军
3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污染控制工程
徐竟成、杨殿海
3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何品晶
4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评论
郑时龄、章明
41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
吴志强
4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乡村规划设计
张尚武
43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
吴兵
44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货币金融学
阮青松、郭英
45
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学
王佐林
46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徐蓉
47
土木工程学院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
李国强、孙飞飞
48
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
石雪飞
49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结构抗震
熊海贝
50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
顾牡、吴天刚
51
艺术与传媒学院
纪实节目创作
王冬冬
52
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
周朝晖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53
数学科学学院
线性代数
张莉、靳全勤
54
创新创业学院
创业修炼
殷俊锋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布,我校54门课程上榜
相关推荐
- 融育才与育人 汇思政于课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建设纪实
- “追求卓越 砥砺同航”同济女子学院成立二十周年报告会举行
- 同济大学2018年新生第一课举行
- 谆谆教诲 永志不忘——深切怀念袁隆平院士
- 同济学子在“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包揽前三名
- 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① |全方位无缝衔接时代,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探索交叉融合之路
- 同济学子在第36届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上海赛区)中再创佳绩,获奖比例达28.9%
- 移动直播栏目《听TA说》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讲,在云端创新“四史”学习教育
- 学校召开附属医院书记院长迎新座谈会,共话同济医科未来发展
- 2020年度杨浦区储备人才专场宣讲招聘会在同济举行
- “拒乘黑车‘进学校’、交通安全记心上” 主题宣传活动在校开展
- 附属东方医院领衔编制的《医疗应急救援车载移动医院车辆管理要求》被列为上海市地方标准
-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上海市、同济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速写
- 上海市供水管理处来函感谢同济大学为有效应对两次寒潮、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 《听TA说》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讲,在“云端”创新“四史”学习教育
- 附属同济医院牵头的“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早发型帕金森病伴运动并发症的安全性与初步有效性评价”临床研究进入收官阶段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济大学2019年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圆满落幕
- 二硫化钼共价组装超结构用于锂/钠离子电池,同济教授为解决二维层状材料能源应用中的固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 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成立,将聚焦七大领域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与科研攻关
- 聚人心、暖人心,做教职工的“娘家人”——校工会积极推进学校“温暖工程”建设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