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弹性波自旋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了关于弹性波自旋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弹性波中的自旋本质属性。博士生龙洋为论文第一作者,任捷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陈鸿教授为论文合作者。
160年前,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发布了他著名的场分解定理,揭示了任意矢量场一定可以分解成无散的横波场和无旋的纵波场。然而,过去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电磁波或类似电磁波的弹性横波才能拥有自旋;而对于弹性纵波声学纵波,其并不具备携带自旋角动量的能力。而在这项工作中,同济声子中心的团队挑战并刷新了人们对于弹性波自旋的认识,证明了弹性纵波能够携带自旋角动量。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这里还存在一种新的自旋角动量形式,即纵波横波杂化产生的杂化自旋角动量(见图1)。因此,弹性波的自旋,不仅含有来自纵波和横波各自的自旋,还要考虑来自两者杂化耦合产生的自旋贡献。 同时,该项研究发现,弹性波中的自旋角动量与弹性波动量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体现了弹性波潜在的自旋轨道耦合关系。通过利用拓扑物理学对该耦合关系进行详细论述,该项研究成功解释了多种和弹性波自旋有关的现象: 弹性波的自旋霍尔效应和类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见图2)。
自旋作为现代物理中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揭示了许多物理现象中的内在运作本质,并且能和各种复杂的物理过程相联系,进而扩大人们对基础物理过程的认识。在微观世界中,除了被广泛讨论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角动量守恒,半导体器件中的各个组件可以通过以自旋为主的传播通道进行远距离耦合作用。因此,对作为自旋传播载体的弹性波和电磁波来说,揭露和探讨它们的自旋性质越来越重要。该成果弥补了弹性波自旋研究的空白,为未来的器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长期致力于以调控声子行为、热输运、弹性波传播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型器件探索。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揭示和阐述了许多复杂声子热学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创新性地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声子器件设计方案。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1808534115 “Intrinsic Spin of Elastic Waves”, Yang Long, Jie Ren, and Hong Chen, PNAS, 115 (40) 9951-9955 (2018).
160年前,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发布了他著名的场分解定理,揭示了任意矢量场一定可以分解成无散的横波场和无旋的纵波场。然而,过去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电磁波或类似电磁波的弹性横波才能拥有自旋;而对于弹性纵波声学纵波,其并不具备携带自旋角动量的能力。而在这项工作中,同济声子中心的团队挑战并刷新了人们对于弹性波自旋的认识,证明了弹性纵波能够携带自旋角动量。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这里还存在一种新的自旋角动量形式,即纵波横波杂化产生的杂化自旋角动量(见图1)。因此,弹性波的自旋,不仅含有来自纵波和横波各自的自旋,还要考虑来自两者杂化耦合产生的自旋贡献。 同时,该项研究发现,弹性波中的自旋角动量与弹性波动量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体现了弹性波潜在的自旋轨道耦合关系。通过利用拓扑物理学对该耦合关系进行详细论述,该项研究成功解释了多种和弹性波自旋有关的现象: 弹性波的自旋霍尔效应和类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见图2)。
自旋作为现代物理中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揭示了许多物理现象中的内在运作本质,并且能和各种复杂的物理过程相联系,进而扩大人们对基础物理过程的认识。在微观世界中,除了被广泛讨论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角动量守恒,半导体器件中的各个组件可以通过以自旋为主的传播通道进行远距离耦合作用。因此,对作为自旋传播载体的弹性波和电磁波来说,揭露和探讨它们的自旋性质越来越重要。该成果弥补了弹性波自旋研究的空白,为未来的器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长期致力于以调控声子行为、热输运、弹性波传播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型器件探索。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揭示和阐述了许多复杂声子热学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创新性地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声子器件设计方案。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1808534115 “Intrinsic Spin of Elastic Waves”, Yang Long, Jie Ren, and Hong Chen, PNAS, 115 (40) 9951-9955 (201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弹性波自旋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相关推荐
- 我校获批新增“海洋科学”“城市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 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平遥)、山西历史遗产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基地揭牌
- “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同济大学选拔赛”云端举办,推进教师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提升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学子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上夺冠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来我校调研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 附属同济医院程黎明教授、朱融融教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预测系统
- 同济大学举办“中国共产党安全观的百年考察”研讨会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读本》出版,首印10万册赠送湖北和上海市民
- 【国际金融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成长记”
- 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麦哲伦大学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济大学陆志波教授为中方联系人
- 我校与相关单位联合发布《2020中国区块链城市创新发展指数》报告
- 同济2支参赛队获第三届“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
- 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
- 我校联合主办第五届电气化交通前沿技术论坛,推动以电气化交通为主的绿色交通技术发展
- 我校35名师生获2020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表彰
- “你们的服务太贴心了!”——图书馆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 辅导员走进校史馆,“云”直播同济“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113周年校史
- “冬天里的南极,蔬菜长势良好”——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胡淼医生南极种菜记
- 我校共同承办第353期东方科技论坛,专家共话“多灾害作用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城市”
- 同济大学的“牧马人”——追记原校长江景波教授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