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走进校史馆,“云”直播同济“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113周年校史
5月19日中午12时,同济大学113周年校庆活动之“追溯‘济忆’”校史云直播活动在四平路校区校史馆举行。活动在同济大学官方微博、抖音、B站、快手平台上进行了直播,13.4万人次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参与了活动。
本次校史直播分为校史介绍、同济始创、风雨同舟、追求卓越四个板块。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直播了解了校史馆的布置及设计理念,并跟着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和新生院的辅导员们在线“云参观”校史馆:从同济初创时期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到华人接办、吴淞兴学;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六迁校址,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并于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再到1946年回迁上海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将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并汇聚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再到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直至今日,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同济故事,同济学子们跟着辅导员追溯了同济自建校以来的历史。百十年来,同济人奋勇拼搏、上下求索,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通过本次活动,无数同济学子也被一代代同济儿女“同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所感染,在学校建校113周年之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向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目标,立志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自己的行动祝福学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辅导员走进校史馆,“云”直播同济“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113周年校史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再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进一步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同济大学高绍荣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建立一种基因编辑并可以大幅降低嵌合率的新方法
- 学校党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召开
- 同济大学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 特设“线上技术助教”岗,为全校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 汪品先院士与新生院同和学堂学子对话,畅谈为人与为学
- 同济牵头的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举行
- 同济大学高绍荣、江赐忠教授团队揭示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质状态
- “中国道路”第五课开讲,副校长顾祥林讲述“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
- 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来函感谢同济大学对定点帮扶县作出的贡献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2020年度)⑤ | 王亚宜团队:在污水里建了一支 “起义部队”去净水
- 同济大学面向新老学生启动紧急灾害专项救助工作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长Dame Nancy Rothwell一行来访我校
- 同济大学英语系本科生获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一等奖
- 同济大学携手上海昆剧团共同打造的全国首部学生版《长生殿》成功首演
- 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发表有关旋涡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
- 校长陈杰与毕业生代表座谈,共话“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 德国工程院院长来访
- “学条例 抓落实 提质量”,同济大学第七届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论坛举行
- 同济学子获2018中国VEX机器人大赛全能总冠军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