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承办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家级学会理事长论坛
作为7月8日开幕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同济大学承办,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国家级学会理事长论坛,7月8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出席并致辞。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上海市经信委总工张宏韬,以及上海市区县代表出席论坛。
论坛特邀计算机、数学、自动化、控制、仿真、图象图形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国家级学会正副理事长,包含15位院士和多位资深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原理事长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仿真学会原理事长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吴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王耀南,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陈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实验结构工程学会副主席吕西林,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沈向洋,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顾祥林,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戴彧虹,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
吴清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长期以来对上海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成为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的方式。当前,上海正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今年,上海率先发布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进一步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包括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以更好引领赋能城市数字化的转型。真诚期待各位院士专家积极贡献真知灼见,共同助力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
方守恩在致辞中表示,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有许多基础的科学问题、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急需攻关。同济大学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针对上海数字化转型中的难题,重点攻坚,更加深度参与、更好服务上海数字化城市建设。希望各位院士专家为国家和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和启迪,同时也指导和帮助同济大学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为国家改革发展和上海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主题演讲环节,张宏韬介绍了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包括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考虑。童小华重点介绍了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同济大学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陈杰、顾祥林分别主持讨论和主题演讲环节。各位院士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城市”议题,纷纷从各自学会的视角发表见解,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他们认为,面向现代化城市经济、生活和治理的重大现实需求,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上海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推进、公众广泛参与,在抓好基础数字化建设的同时,要着力破解老百姓关切的交通出行、医疗等民生难点痛点,让老百姓对城市数字化转型有直接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院士专家们同时指出,上海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防范安全风险,建设安全底座,在挖掘利用数据价值的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的隐私保护,加强科技伦理的国际合作,还要注重对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希望上海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作出有益探索,打造上海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更好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陈杰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院士专家,共同谋划上海数字化城市建设和人工智能发展,在学科交叉融合中,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同济大学将把传统强势学科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信息学科两个优势结合起来,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当天,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顶尖期刊展在世博中心5楼展出。期刊展由Science集团、Springer Nature集团、AI国际先锋期刊(国内主办)三大矩阵组成,展示最新的AI前沿理论、创新技术等,呈现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生活之间的连接与影响,以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学科的交叉应用,探讨人工智能对城市数字化转型、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层意义。
同济大学承办的新一代智能无人系统及其应用论坛将于7月10日上午在世博中心举行。智能无人系统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重要前沿发展方向之一,论坛将围绕新一代智能无人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中的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探索智能无人系统对科技发展以及产业赋能的未来发力点。(文/黄艾娇 图/江平 视频/武毅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承办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家级学会理事长论坛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2020年新生第一课“云端”开讲
- 同济大学十六届杨浦区人大代表补选正式代表候选人协商产生
- 吴志强:从8亿农民到8亿城市人,下一程怎么走
- 附属同济医院分院再部署再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医学院结核菌免疫逃逸机制重要研究成果入选健康报社组织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 我校迎来7700余名2020级研究生,各学院温馨迎新
- 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召开2020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
- 学校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会议推进巡视整改
- 同济大学主办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 同济大学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 刁弥团队在《自然-可持续发展》上发表论文,研究发现网约车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影响尚不显著
- 陈杰受聘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志强、蒋昌俊受聘为专家
- 校领导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探讨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
- 我校与广联达共建“智能建造联合研究中心”,教育发展基金同步设立
- 云赏同济园④:一组最新美图带您“云中漫步”四月的同济校园
- 杜建忠教授创新构建“四臂囊泡”,展现粒子自组装之美,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 “学业指导与帮扶”主题辅导员沙龙举行
- 同济大学2020年敬老节大会举行
- 学校邀请赵旭东教授举办抗疫网络舒心沙龙
- 凝练大成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同济大学2019年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