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培养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10月19日,同济大学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故事班旨在将理论学习和行走实践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学术讲座和实践指导,培养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感召力与亲和力的认知和喜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校党委宣传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来自23个国家、学习不同专业的31名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6月21日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中,鼓励留学生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总书记的回信为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济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中国故事的窗口作用,坚持以创办多元、立体、务实的留学生培养体系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坚持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培养一流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如,在强化留学生的中文和中华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通过举办“移动课堂”“熊猫叨叨看中国”等活动,引领留学生与时俱进认知中国、研究中国、表达中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向留学生客观展示日常化、生活化的当代中国,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中国观,让留学生教育根植于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中华文化之旅》、“同济大学国际学生感悟中国丛书”等,其中“熊猫叨叨——国际学生讲中国故事”项目还在今年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铜奖。
开班仪式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希望留学生学员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入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向世界讲述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经历,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鼓励留学生们通过此次培训班,能更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孙宜学以《留学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题作了培训班第一讲,希望留学生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真诚的心灵感悟中国,并向自己的朋友、同胞客观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他鼓励留学生走到中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了解和理解中国,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和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向世界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
留学生们纷纷发言。来自贝宁的罗克表示,自己是学建筑学专业的,疫情期间一直在中国。他认为中国政府非常关注民生,在疫情来临之时,中国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非常迅速,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来自孟加拉的姜明昊表示,自己对中国的历史古都很感兴趣,兵马俑令他感到惊奇,觉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他希望通过故事班,能看到更丰富的中国生活。
来自塞内加尔的高飞现在就读于土木工程学院,他希望能成为中国和塞内加尔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他曾在西安生活了五年,所以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能够加入这个故事班,他觉得多了一份使命感,意识到不仅要学好专业课,更要学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
来自德国的大卫是一位博士生。他曾在常州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曾经去过中国很多的名胜古迹,但是他更希望有机会去看看中国的小城市,去感受中国人的生活,跟更多的中国人去交流。
来自俄罗斯的李斯婷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人和中国的节日,中国人都是非常热情的,每次遇到困难,身边的中国朋友都积极帮助她。中国的节日也非常热闹,让人感觉很亲切。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后,将组织系列文化考察活动,让留学生们“脚走在中国的大地,眼看着中国的变化,心感受着中国的温暖,口讲着中国的日常,手写着中国的责任”,通过实地行走、集体讨论、沉浸式思考以及与当地民众互动交流等活动,最终独立完成行走心得报告,集结出版“留学生行走看中国”系列丛书,从而助力培养“知华、友华”的留学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培养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相关推荐
- 同济学子包揽腾讯新闻高校短视频大赛金银奖项
- 同济大学联合主办首届全国智能建造学术大会,用人工智能赋能建筑产业,推动建造范式的变革
- 物理学院任捷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声自旋传输调控研究的重要进展
-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约共建附属养志康复医院
- 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人民城市导论”课程团队赴杨浦滨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 附属同济医院医疗集团眼科联盟及日间病房揭牌,中德同济眼科新技术论坛举行
- 第九期新生成长学校开班仪式举行
- 同济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 同济教师获第二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
- 2021年同济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表彰暨师生座谈会召开,一批优秀青年和集体获表彰
- 2021年同济大学年轻干部德语培训班开班
- 同济大学新增力学、化学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我想做一名好医生” ——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陈羿速写
- 乡村振兴中的“同济智慧”
- 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海市委副书记于绍良为同济大学师生代表作报告
- 毕业学子竞风流④|学成归故里,青春献家乡——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骆礼福
- 立德树人的青年教师、勇于担当的青年学子、勇敢逆行的白衣战士……15位优秀青年被授予“2020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
- 校长陈杰院士: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 一个支部就是一支战斗队——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