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共同打造的“星火专线”首发
5月31日下午,由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共同举办的“永远跟党走”嘉定区红色文化进地铁进公交启动仪式在上海地铁11号线南翔站举行。仪式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与嘉定区有关部门共同打造的嘉定公交9路“星火专线”首发;设在嘉定区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校外育人基地”揭牌。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炯,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共同启动嘉定区红色文化进地铁进公交活动,并为嘉定公交9路“星火专线”揭幕发车。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发布了“党史微游”线路。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为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在内的红色文化志愿讲解员颁发聘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申通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葛世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祺等出席活动。
举办“永远跟党走”嘉定区红色文化进地铁进公交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以党建引领,推动提升嘉定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共同把嘉定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此次,嘉定区打造轨交11号线南翔站、嘉定新城站红色文化主题车站以及11号线红色专列,打造2辆公交9路红色专线,形成了“站点—列车—公交”集成式红色文化宣传矩阵,力争打造具有嘉定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微游线路。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参观了南翔站的红色文化主题展览。随后,领导们登上地铁11号线列车,体验地铁车厢中嘉定的红色文化、地标建筑展示等。在嘉定新城公交枢纽,随着首辆“星火专线”公交车缓缓驶出,与会领导和学生、市民代表作为首批“星火专线”乘客,体验了红色文化进公交快闪活动。上海市劳动模范陈海燕作为首发车的乘务员,首先介绍了“星火专线”的由来、意义等。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预备党员王怡悦、学生党员吴学绵分别在首发的2辆专线车上,为乘客讲述了我国自主研发第一款红旗牌轿车的过程和烈士廖家礽的革命故事。中国故事大王、嘉定区文联副主席、曲艺工委主任黄震良,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得主、上海人民滑稽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国靖,分别为乘客作了党史故事讲演。青少年代表分享了红色故事。
开行于嘉定新城核心区的嘉定9路公交,2018年获评全国首条公交特色服务示范线路。在建党百年之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依托与嘉定区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多年党建联建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嘉定区委宣传部、区国资委、区交发集团共同打造了红色文化进公交“星火专线”,将公交车厢建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移动课堂,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校外育人基地。
“星火专线”将定期配备兼职党史讲解员和志愿者同车讲解。全车以红色为主色调,车身印有“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色宣教主题。走进车厢,十余幅灯箱公益广告展示嘉定红色场馆地标内容。“星火专线”从6月8日开始,每周二下午新城站14:08发车,菊园站15:20发车。该线路同时为嘉定区“党史微游”线路。
近年来,同济大学以入选全国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开展“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和试点项目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作为首批学校“三全育人”试点学院,以“培植理想信念,融合社会实践,开展工程教育”为主线,精心打造了一批校外育人基地,积极探索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此次学院与嘉定区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育人基地,是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手段的又一探索与尝试。
(图/江平 视频/宋宇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共同打造的“星火专线”首发
相关推荐
- 战“疫”团课第八讲开讲,国际国内双视角“疫”同关注
- 同济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生预科教育十周年庆典举行
- “周王宫,好学宫”——记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之周顺华团队
- 移动直播栏目《听TA说》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讲,在云端创新“四史”学习教育
- 同舟共济抗击疫情,同济人在行动
- 同济专家参加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专家咨询服务云南行”活动
- 【人民日报】同济大学《听TA说》在一大会址开讲 40万人同赞“红色能量”
- 测绘学院一博士学位论文获评“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同济大学“文明校园 志愿同行”青年志愿者培养计划启动,共促校园文明氛围
- 同济入选全国高校6个前沿科学中心
- 同济大学又添一所附属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揭牌
-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来函感谢我校对中国与北德地区高校合作研讨会的大力支持
- 材料学院蒋正武教授主持完成的“绿色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6位优秀大学生讲述爱国奋斗故事,4400余名大一新生同上朋辈思政课
- 【解放日报】任声策:以“源”促“策”,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 《深海奇遇》科普互动展走进五角场商圈,为“院士科普进商圈”的首场展览
- 伍江: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势在必行
- 2021年同济大学新年贺词:同舟共济迎挑战 奋楫扬帆开新局
- 我校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16号楼,作为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之一入驻
- “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颁奖,同济教授章明、客座教授庄慎榜上有名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