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由同济大学携手云龙举办的云龙县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浙江台州、陕西渭南举行
8月,由同济大学、中共云龙县委组织部共同举办的云龙县乡镇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先后在浙江台州、陕西渭南开班,来自云龙县11个村镇的49名基层管理干部参加。培训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云龙县长李郁华、县委副书记李俊刚分别带队参训。
8月16日-22日,云龙县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同济大学和浙江省台州市举办。开班仪式上,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表示,学校依托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黄岩),组织云龙县基层管理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专项培训,旨在为云龙县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对策和思路。学校也会继续为云龙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为云龙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李郁华强调,全体学员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运用战略思维,吸收先进的乡村发展、规划和治理理念,结合实际、反复研究乡村振兴的短板和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云龙乡村振兴方案,为今后长远工作和事业发展筑牢理论基础。
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法》《城乡医改问题浅析》等课程,赴上海市金山区学习考察智慧农业装备关键技术和水库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赴浙江湖州坡地试点民宿考察学习乡村规划建设,聆听乡村特色民宿多位一体综合体建设相关讲座。学员们还深入浙江台州学习如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乡村城镇生活品质。学员们到黄岩区屿头村、沙滩村、乌岩头村观摩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并在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黄岩)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介绍、学习考察、现场观摩等方式,学员们认真学习了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模式和经验,开拓了眼界和视野,坚定了发展信心,为探寻云龙乡村振兴契入点和突破口打下了基础。
8月25日-29日,同济大学·云龙县乡村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在陕西省渭南市开班。渭南市副市长高振鑫、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出席开班仪式,云龙县委副书记李俊刚作开班动员。
开班仪式上,高振鑫表示,渭南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重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他对本次培训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通过培训能进一步加强渭南与同济大学、云龙县的交流合作。徐建平表示,同济大学与渭南市、云龙县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感谢渭南市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次培训得到三地党委的高度重视,课程准备精心、调研内容充实。渭南在推动产业振兴、移民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学员们通过培训能获得宝贵的实训经验和启发,在下一阶段云龙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培训班根据云龙发展需求,定制了专项课程。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宏义介绍了渭南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及经验做法,扶贫办介绍了当地扶贫工作情况和经验,镇村书记代表介绍了脱贫攻坚做法及感受。来自同济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作《美丽乡村物联网建设与应用》《优质农副产品的品牌建设与营销》《农产品深加工战略与高附加值策略》等专题讲座。专业的课程、鲜活的案例,为学员们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学员们也深切感受到渭南市广大干部的超前意识、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真抓实干的精神。
学员们还考察了庄里试验区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公司,城关镇丰阜、新池镇添缘、金裕镇沟北村等现代农业园,西农大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等产业建设示范点。通过现场教学,学员们体验到渭南市村集体经济的无限活力以及充分依靠群众,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最终带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发展路径。
结业仪式上,李俊刚要求学员们抓好学习内容的贯彻落实,把培训的成果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把学习的感悟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去迎接各种挑战,肩负起云龙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任。
为锻造敢担当、善作为、懂经营、精管理的乡村产业和管理人才队伍,同济大学自2014年起,每年与中共云龙县委组织部共同举办“同济·云龙大讲堂”和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党的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心理健康等。截止2020年8月,共培训乡镇党政干部、各类技术人员8899人次,为云龙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由同济大学携手云龙举办的云龙县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浙江台州、陕西渭南举行
相关推荐
- 校长陈杰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调研,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同济大学十六届杨浦区人大代表补选工作启动
- 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② |让2035为人才培养赋能
- 我校高效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四平路校区接种工作圆满落幕
- 吴志强院士荣获上海2021年度 “科普杰出人物奖”
- 同济大学英语系本科生获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一等奖
- 校领导受邀参加“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
- 我校79名本科学子在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奖,其中获金奖2项、银奖8项、铜奖8项
- 同济大学与黑龙江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同济大学2020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举行
- “科研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旅程”——记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本科生)”获得者刘佳琦
- 同济大学与申通地铁集团共建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通过验收
- 郑时龄院士对话新生院济美学堂学子,共论“创新与创造”
- 《寻根铸魂 同舟济世——纪念同济大学迁校李庄八十周年专题展》揭幕
- 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曲孝丽一行来我校调研,进一步深化省校合作
- 学校召开2020年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民族和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2020年度)② |姜格宁团队:肺外科单孔微创术独步全球
- 我校与上海市科委签约,共同推进上海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 同济大学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续签党建共建协议
- 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讲座第二讲举办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