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院士荣获上海2021年度 “科普杰出人物奖”
12月17日,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荣获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吴志强院士长期从事城乡智能规划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他积极投身科普教育工作,为的是将“科学的种子”传递给孩子们。他说:“上小学时,书特别少,当时我还给出版社写过一封信,希望多出一点适合我们孩子读的科普书籍,居然还收到了热情的回信。我们都是‘泡’在新华书店长大的,正是老一代科学工作者为我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线上开展城市规划科普教育。过去20年来,吴志强院士一直致力于世界城市规划教育全球平台的建设。集聚全球资源,持续更新最新学科前沿动态,并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介进行分享。每一节课10分钟,精准传递城市知识。通过智能翻译功能,实现覆盖全球298种语言的跨地区、跨语言的知识分享。
走进社区宣讲城市。四平路街道原来的废品回收站,被改建成了科普馆,老百姓走进去看到了许多新技术,特别喜欢。比如,屋顶不仅可以有花园,还可以展示防水技术,以及番茄怎么种植得更有营养。“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科普走进社区。”多年来,吴志强院士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让老百姓理解世博会,理解城市发展的道理和规律,系列报告达200余场。
积极推动绿色校园建设。2015年,吴志强院士担任主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编著的我国首部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性教材《绿色校园与未来》正式出版,丛书共有5本,分别面向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他希望通过系列教材引导学生深化对校园及各种环境的认识,让学生从身边做起,成为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小领导者。
在吴志强院士看来,科普是终身的事业。对于青年科学家来说,把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让孩子们听得懂,是很好的锤炼。对于中年科学家来说,是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进行更明确的凝练。对于老年科学家来说,则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吴志强院士荣获上海2021年度 “科普杰出人物奖”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2020年“卓越·领航”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开班
- 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监测与数据中心建筑主体结构封顶
- 中国标准化协会来信感谢同济大学为《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研制作出的贡献
- 杨浦区领导来校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 完成武汉抗疫使命,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凯旋
- 三位同济女性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两个集体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 同济教授沈斌荣获智能制造领域“杰出贡献奖”
- “我身边的思政课”第九期活动举行
- 同济大学与上港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同济大学新生院2020年启航典礼云端举行
- 校长陈杰与毕业生代表座谈,共话“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 同济教师作为核心专家支持编写的《上海手册·2019年度报告》首发,受到联合国好评
- 为海外学子健康保驾护航,同济大学与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携手打造“留新学子线上援助平台”
- 中国高校极地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同济举办
- 设计明日经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创新发展研讨会举行
- ?40余位同济大学校友企业家走进静安区
- 同济博士研究生勇救落水阿姨
- 同济大学首开《“一带一路”文化经典解读》通识课程
-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认真学习领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精神
- “西藏情结挥之不去!”——记援藏干部人才张轮教授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