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吸入式纳米喷雾技术给呼吸道黏膜穿上“防护服”
本报讯(记者?陈曦 通讯员?赵晖)近日,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简称“天津大学医工院”)研发了一种可激发呼吸道黏膜免疫保护的吸入式纳米喷雾技术,以阻断病毒通过呼吸道途径侵入机体。实验对比数据显示,这种可吸入纳米喷雾接种方式与肌肉注射相比,能诱导相同水平的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产生,更加重要的是能特异性激活呼吸道黏膜免疫,产生更高滴度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使呼吸道黏膜具有更强的保护作用,有望为预防呼吸道病毒提供新的借鉴。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刊登在《化学工程期刊》。
据了解,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而呼吸道黏膜是防止呼吸道病毒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激活黏膜免疫以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疫苗均为注射接种式免疫,故必须去专门指定机构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接种,此外还有疼痛和易感染的风险,给受试者带来了诸多不适。
天津大学医工院研发团队通过构建仿新冠病毒纳米颗粒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喷雾技术。该仿病毒颗粒由“衣壳”、“刺突蛋白”和“核酸”三部分组成。其中仿病毒颗粒的“衣壳”由仿生肺表面活性脂质体组成,当肺部本身存在的表面活性蛋白与仿生肺表面活性脂质体结合,仿病毒颗粒可被高效转运进入肺巨噬细胞中,解决了常规呼吸道接种时疫苗难以进入机体的缺陷;“核酸”Poly(I:C)是一种免疫佐剂,作为免疫激活“帮手”,能够高效活化Toll样受体3(TLR3)通路,触发多种免疫激活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调动多种免疫细胞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效率;脂质体外层通过催化共价连接的新冠病毒抗原受体结合域(RBD)蛋白可作为仿病毒纳米颗粒的“刺突蛋白”。
通过这种模仿新冠病毒结果的方式可以聚集和提供大量抗原,解决了新冠病毒抗原免疫原性低的缺点,增强了疫苗的免疫激活效果。该文的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医工院副教授郑斌表示,这一结构完全模拟了新冠病毒的尺寸、结构和感染方式,可更加高效的激活机体的呼吸道黏膜免疫,以获得更好的抗新冠病毒感染效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吸入式接种相较于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可特殊的激活呼吸道黏膜免疫,使呼吸道中T、B淋巴细胞被有效活化,并在呼吸道黏膜中检测到高滴度的抗SARS-CoV-2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以高效中和通过呼吸道侵入的病毒,阻止其进入体内。由于其成分清晰、简单,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普适性。喷雾接种方式也更加安全舒适,易于被受试者接受。
这种可吸入的纳米喷雾技术有望为预防呼吸道病毒提供新的途径。据悉,目前该科研成果已与企业对接,开展合作研究,以期进行临床试验。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焦德芳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技日报:吸入式纳米喷雾技术给呼吸道黏膜穿上“防护服”
相关推荐
- 院士领衔战疫云课堂 天津大学用课程思政向疫情宣战
- 跨越千里,天大等你 ——2021年天津大学广东高考招生宣讲会成功举行
- 10月15日校报推介:纪念建校125周年特刊——校庆活动纪实 校庆花絮
- 天津日报:天大教师荣获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 对标国际一流、谋划学科发展 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同行评议举行
- 天津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骨干培训“天麟班”九期开班
- 天津大学携手中国农业银行开展 “宕津百味 农联万家”消费扶贫专场活动
-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ACS Nano发表论文:光遗传学取得新进展
- 天津日报:我市举办危化品 使用及防护知识大赛
- 今晚报:拥抱智能时代 生活轻松洒脱
- 天大师生共同收看“抗疫第一课”
- 北京晚报:疫情之下冯骥才“宅”出新长篇
- 天津日报头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 第一届卓越大学联盟校园规划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天津日报:天大出版社提供免费电子书
- 校友企业云遥宇航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 城市快报:天大新掌门鼓励毕业生为梦想而奋斗
- 天津日报:清明之际的感念与告慰
- 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人民日报海外版:智能气象,读懂“天空的脸色”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