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ACS Nano发表论文:光遗传学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王汉杰课题组供稿)光遗传学技术,被称为本世纪最具颠覆性的生物技术,其本质是控制蛋白质活性的“光学开关”。自2006年创立以来,光遗传学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标配工具。目前,光遗传学技术已逐渐拓展到工程科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生命科学学院常津团队王汉杰课题组,长期从事光遗传学技术在纳米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团队王汉杰课题组,与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淑芳团队合作,利用光学传感技术和光遗传学技术,展开了基于炎症性肠病的居家光学诊疗一体化纳米生物系统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IF=14.588,一区)。该研究包括两个部分:1)智能手机光学传感器介导的疾病预筛查模块;2)光遗传工程菌系统介导的疾病实时干预模块。该光学诊疗一体化纳米生物技术有望作为一种精确和个性化诊疗策略实现炎症性肠病的居家诊断和治疗。
本文要点:
1)基于智能手机图像处理的视觉光学诊断传感器的构建:免疫磁性微凝胶(MBMs)捕获炎症性肠病粪便标志物—钙卫蛋白(calprotectin, CALP)。荧光传感器用于放大目标信号。智能手机辅助图像放大采集器联合自行编写的APP (Detector)实现检测结果的数字化显示。便于受检者及时了解病程并将诊断结果与医务人员实时共享,以便寻求合理用药。
2)光响应口服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受检者可根据医嘱自行服用重组工程菌口服制剂。其中双组分微球(MGPs)对近红外(NIR)光和pH敏感,通过口服进入靶标肠道,释放UCMs和益生菌。重组益生菌原位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0)消除肠道炎症和修复粘膜损伤。
3)慢性疾病模型的系统功能验证: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该系统的机体免疫调节特性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验证。从相应病症的防控角度入手均实现了病程的延缓与阻滞。
这项工作是光遗传学技术的新应用研究,不仅为炎症性肠病的居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而且促进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崔梅慧、庞高举和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涛,通讯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王汉杰老师、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淑芳老师和生命科学学院刘晶老师。
(编辑 焦德芳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ACS Nano发表论文:光遗传学取得新进展
- 上一篇:人间四月天 北洋园迎来金色花海
- 下一篇:津云:天大推进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改革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党史学习教育 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六个维度
- 城市快报:天大启动本研贯通人才培养将打破学科藩篱和专业壁垒 2018级本科生首批受益
- 学校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学习进行时(二)
- 孙佑海教授增补聘任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今晚报:天津姑娘的这幅漫画火了 “我最想画全国美食接热干面出院”
- 天津市公安局先进民警事迹巡回讲述会走进天津大学
- 人民网:天津大学“造星团队”助力中国火星着陆器新突破
- 天津教育报:天津市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召开土建复工现场会
- 科技日报:导师组团指导科研 天大本科生培养有了新玩法
- 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及布置会召开
- 我校召开“学习杨恩泽先生精神 牢记共产党员使命”主题教育座谈会
- 中国青年报头版:天大常青 日新又新
- 张策教授荣获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杰出服务贡献奖
- 天津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晚会举行
- 我校在“中国好主播”——大学生电商直播就业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
- 纸短情长!大学新生手写家书 字字关情暖心人
- 天津日报:精准发力打造创新发展聚集区
- 人民网:留学生暗送密信 归祖国科技攻关
- 教育扶贫点亮成才梦想——天津大学“百万资助计划”启动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