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计划”实施进入新阶段——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启动会顺利召开
7月30日,我校在深圳市召开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启动会,标志着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实施进入新阶段,其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式立项。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杰才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蔡荣根院士,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韦子超主管,教育部科技司李渝红副巡视员,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王瑞军厅长,深圳市政府吴优副秘书长,深圳市发改委蔡羽副主任、陈广文处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技术业务部马超英主任、吕琨副研究员,我校校长罗俊院士等出席会议,常务副校长孙冬柏主持会议。
启动会现场
李渝红副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建设是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大学加强合作,以高校为科研载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有益探索。她希望项目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高起点、高标准的标杆,成为全国典范。
王瑞军厅长表示,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是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意味着我省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此迈向自主创新的新格局,装置的建设将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实力的持续攀升的里程碑,希望团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真抓实干、奋发进取” 的要求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中心。
吴优副秘书长代表深圳市政府致辞。他说,深圳市从2017年启动“十大创新行动计划”,其中就包含“科技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在高新技术研发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短板。深圳正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将引力波项目落户深圳意义重大,深圳市政府对项目充满期待。他表示深圳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强力支持,希望引力波设施早日建成。
罗俊院士介绍“天琴计划”
随后,我校罗俊院士介绍“天琴计划”、中咨公司马超英主任介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研工作要点、我校天琴中心涂良成教授汇报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我校天琴中心叶贤基教授汇报星间激光干涉测量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周泽兵教授汇报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研究进展等五个专题报告。会后与会嘉宾合影留念。我校天琴中心项目团队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团队有关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是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校牵头实施“天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以服务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为核心目标,通过建设空间复杂环境模拟系统、超高精度惯性基准模拟系统、长基线激光干涉测量模拟系统、数值仿真与数据应用系统四大系统,形成对空间引力波探测进行全系统模拟的能力,为解决空间引力波探测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高精度惯性基准、超远距离星间测距、太空复杂环境影响的精确评估、多自由度编队控制等核心技术难题提供大型复杂科学系统支撑。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提供系统完整、精细可控的模拟环境和全新研究手段,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中心。
引力波研究设施是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建设内容之一,2016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设施“十三五”规划时,本项目通过了领域专家组的初评,进入到了最终的20项复评名单,最后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后备项目。
2017年,深圳市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建设遴选项目,将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纳入《深圳市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予以重点支持。我校组织校内优势科研力量、委托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地面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经反复研讨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了完善。项目于2017年12月4日通过深圳市创新中心组织的建议书预审会,并于2018年2月1日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的项目建议书评审。日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立项,项目建设选址在我校深圳校区,建设总投资预算超过10亿元。
目前,广东培育建设了若干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标志着广东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启全新格局,已实现从“外来输入”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转变。该项目落户深圳光明创新城,是我校科研资源支撑深圳自主创新发展抢占国际科技前沿制高点的里程碑,将为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琴计划”实施进入新阶段——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启动会顺利召开
相关推荐
- 资讯管理学院聂二辉获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
- 党委学生工作部召开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精神
- 【2019秋季会 ? 学习篇】公共卫生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 【庆祝党的生日】中山眼科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始终
- 【春季会·笔谈篇】集中培养是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 【讲述榜样的故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记附属第七医院发热门诊和临时留观病区临时党支部
- 我校举行深圳校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 我校举办2018年学生社团骨干交流培训会
- 【榜样的力量】基层支部筑堡垒 党员先锋做表率——记中山医学院2016级本科生党支部
- 笃定前行 奋进一流(七)
- 学海磨砺初心不渝 投笔从戎报效祖国——历史学系(珠海)首届本科毕业生苗润武的“从军梦”
- 【党史学习教育】附属第七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 【我为群众办实事】生命之课,“救”在身边——中山医学院开展系列急救技能讲座和健康知识科普活动
- 我校学子在2020年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中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 我校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跻身全球前10名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意识形态工作
- 附属三院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启动会顺利召开
- 【院长书记第一课】公共卫生学院郝元涛院长、韩玲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我校文史哲学者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和“国学新秀奖”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