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会·笔谈篇】集中培养是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中山大学已初步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根据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为了让新生能更好地感受康乐园的文化传统,体味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蕴,学校决定今年起,所有本科新生将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学习生活一年。
本科新生集中培养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性安排,有利于集中学校各方面优势,促进本科生“扎好马步”,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溯源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崇敬感。这是推动我校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承中大精神的必然选择。
本科新生集中培养符合高等教育规律
学校的办学范围已扩展到广州、珠海、深圳三个粤港澳大湾区增长极核心城市,在相对分散的物理空间办学条件下,学校在今年的春季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大类招生和集中培养。为此,必须确立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发展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学生高质量发展的课程体系,健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当前,我校确立了以“五个融合”为特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不断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良好文化氛围。
对于本科新生来说,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大学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涯,是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集中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宽阔的学科视野,构建开放的沟通平台,塑造厚重的大学文化。同时,集中培养充分挖掘了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有效衔接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学习进程,以及满足他们长远发展和未来的需求,促进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集中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标党中央要求和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存在差距。当前,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从“育人体系全面重塑”转变到“育人质量全面提升”。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系统、深刻地从人才培养各层级出发,统筹推进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基,只有筑牢本科教育的基石,高等教育才能行稳致远。学校提出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全面、准确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落实到具体层面,结合多校区(园)、多学科、大体量的办学实际,我校迫切需要进行办学资源整合、学科优势整合,才能集中力量、凝心聚力地做好本科教育工作。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本科新生在南校园集中培养一年的战略部署,举全校之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大学科、大体系、大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凝聚了全校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和精华资源,为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支撑与服务。
集中培养是传承中大精神的必然选择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是中大近百年发展历程的精神灯塔,康乐园的古朴与智慧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精神家园,“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目标是我们面向未来的精神摇篮。新时期、新阶段,立足学校的发展实际,面对师生社会的渴盼,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大精神,如何增强师生对学校的溯源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崇敬感,是学校快速发展时期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就在影响着每一位新生。集中培养正是用一年的集中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大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充分享受康乐园的纯净质朴,充分体验一流大学的光辉荣耀,充分使用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在这所百年名校精神魅力的充分彰显下,最终将中大精神刻印进每位学子心中,使其自发生成溯源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崇敬感。
归根到底,中大精神是靠一代又一代中大学子传承和发扬的。集中培养阶段,我们整合最好的资源、提供最好的师资、铺设最好的平台去感染和引领学生,用最真诚的感情、最深沉的情怀、最宽厚的博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大人”。
(作者:张超,系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春季会·笔谈篇】集中培养是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关推荐
- 【主题教育 ? 学习篇】我校举行彭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 附属三院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启动会顺利召开
-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因果推断和评估学术交流会在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农学院认真学习、扎实贯彻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人文社科宣讲专场今开播 中山大学云招聘迎来高潮
- 【聚焦升学深造】博雅学院:以升学深造为牵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 【春季会·学习篇】审计处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2019秋季会 ? 学习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田野中大】海上门户,寻史溯源——记“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潮汕修学行(二)
- 【2019秋季会 ? 学习篇】公共卫生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境风云”实验大赛圆满结束
- 【聚焦深圳校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顺利进驻深圳校区
- 我校“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微党课入选广东“百部精品党课”
- 中山大学关工委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交流会
- 【春季工作会议?师生笔谈】立青年之德,树青年之形象
- 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
- 我校代表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获佳绩
- 我校教师导演纪录片《寻找苏禄王》登陆巴黎艺术院线
- 【秋季会·学习篇】护理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获香港玖龙纸业公司捐赠5000万元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