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会?笔谈篇(十二)】系统总体 使命担当 创新联合 行稳致远——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大项目推进情况介绍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陈洪波教授
9月21日,我校在深圳召开了2019年秋季工作会。在聆听了罗俊校长作的大会主题报告,以及相关领导作的七个专题报告后,我倍受鼓舞,深感振奋。自2015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勇猛精进,取得了跨域式发展。2019年秋季工作会让全体参会人员对学校“三大建设”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为全面落实学校关于“三大建设”的要求,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召开了多次骨干教师研讨会,立足学院成立的背景和目标定位,重点聚焦研讨学院可参与承担的大工程、大项目,明确了近期和远期的重点项目,并深入讨论了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建议。
一、系统总体、使命担当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6月,是学校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规划,优化国家人才资源配置的战略举措。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系统论证、评价、设计、生产、试验、控制与管理对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将以相关科研机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厚实基础,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工程研究,承载大学学科优势,形成系统集成合力,参与国家具有重大影响和重大贡献的大工程和大项目,是未来国家“厚基础、多领域、强实践、会管理”的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的摇篮。
学校将工科发展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一极,系统科学与工程以其学科总体集成特点,将成为工科学科群中具有引领性的学科,对学校工科发展起到顶层提升的作用,为学校承担重大工程项目任务提供总体技术支撑。
学院目标定位为:培养、研究、承载和服务
1.“培养”国家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协同能力强的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
2.“研究”能够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方法的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应用科学;
3.“承载”大学各学科优势,带动各学科领域形成集成、总体和系统的应用合力;
4.“服务”于研究需求,为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输送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使命任务就是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工程研究,发挥系统总体集成的学科特点,牵引相关兄弟学院,形成系统合力,承担符合“三个面向”定位的大工程和大项目,重点培养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
二、立足优势、主动对接
学院必须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以相关国防科研机构需求为切入点,通过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具有重大影响和重大贡献的大工程和大项目。
学校在科研平台、人才和组织保障、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为承担国家的大工程和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优势,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主动与相关单位对接,共同推进两个重大项目的联合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并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填补相关领域空白。这两个大项目可将相关学科科研力量进行系统集成,培养一支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总体性思维及相关领域系统工程实践经历的科研教师队伍,培育深度交叉融合学科群,推动学校新兴工科的快速发展。
三、创新模式、强强联合
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都具有产品复杂度高,技术挑战大,投入经费大,研究周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因此,学院在推动大项目研究中,提出“联合共建、共同研制、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原则,采用“两总”系统管理模式,权责清晰、任务明确、管理高效,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行稳致远、未来可期
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突破,逐步参与国家战略需求或前沿方向的发展规划和指南编写,牵引带动中山大学数学、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等传统学科和系统工程、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智能工程等新兴工科的学科发展。
1.在学科建设方面
第一,依托相关重大项目,将建设总体设计与仿真等相关实验室,可推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快速发展;
第二,重大系统工程项目可促进学校相关兄弟学院的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越式发展,带动各学科领域形成集成创新,发挥总体合力,有力支撑学校的“双一流”大学建设。
通过重大项目的工程实践和历练,培养一支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总体性思维的科研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
2.在人才培养方面
第一,可为参与项目研究的青年教师和相关学院研究生提供宝贵的工程实践机会,有利于培养家国情怀和工程实践能力;
第二,在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为系统工程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项目计划管理、经费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系统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满足该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19秋季会?笔谈篇(十二)】系统总体 使命担当 创新联合 行稳致远——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大项目推进情况介绍
相关推荐
- 高校组团聚合力 旅游帮扶促振兴——中山大学成功承办“高校旅游帮扶联盟”云论坛暨专题培训
- 我校首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顺利结业
- 我校附属第三医院新生迎来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三十二)】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助力“三大建设”
- 【春季会·学习篇】材料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院长书记第一课】中文系(珠海)朱崇科主任、郑华副书记(主持工作)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 ——我校召开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
- 【2019秋季会 ? 学习篇】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举行派驻凤庆县医务人员行前座谈会
- 中山大学助力对口扶贫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
- 我校举办2018年学生社团骨干交流培训会
- 【院长书记第一课】数学学院陈兵龙院长、郝登峰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高效有序,暖心护航: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2020级本科生顺利完成东校园到北校园的搬迁工作
- 海洋科考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 【春季会·笔谈篇】以大类培养和集中培养为契机 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五个融合”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材料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秋季会·学习篇】历史学系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附属六院完成世界首例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缺损手术
- 【我为群众办实事】搭建平台、服务师生,为实验材料采购解难题
- 【抗疫群英谱】中大护理专家周雪贞冲前线、护队员、慰患者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