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多个集体、个人获广东省总工会表彰
中大新闻网12月7日广州电(通讯员梁一川)近日,广东省总工会发布《关于命名省模范职工之家、省模范职工小家、省优秀工会工作者的决定》,我校附属第三医院工会、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会获评省模范职工之家;计算机学院分工会获评省模范职工小家;生命科学学院何淼、肿瘤防治中心彭望清获评省优秀工会工作者。
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党的医疗卫生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激发基层工会活力,落实教职工福利,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职工之家建设,形成了“三院欢迎您”“三院关心您”“三院感谢您”等系列品牌活动,将广大教职工紧紧凝聚在一起。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表现突出,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护理团队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感染科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杨扬、陈妙霞、段孟歧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郑小燕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刘静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会在上级工会和医院党委领导下,致力于增强职工归属感、幸福感,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通过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落实各项慰问补助制度等构建温暖的“逸仙大家庭”。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职工民主管理充分体现,职工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医院大力支持建设工会活动场所并成立各类文体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职工活力不断增强。积极履行在抗疫、医疗帮扶、消费扶贫、乡村振兴、无偿献血等方面社会责任,彰显“逸仙人”家国情怀。乳腺肿瘤中心获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邱逸红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宋尔卫、林天歆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分工会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分工会在学校工会和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学院事业发展布局,以服务学院学科发展、促进学院文化建设、丰富学院教工生活、增强学院凝聚力为主要任务,认真履行维护教职工权益、服务教职工群众的职责。学院工会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制度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立足学院学科特色,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打造了院领导午餐会、青年教职工论坛、教职工生日会、教职工文体俱乐部、校企联动活动和多项校级工会精品活动等系列品牌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团结引领全体教职工建功立业。曾荣获2017-2019年度中山大学“模范教职工小家”、2015-2017年度中山大学“女教职工文明岗和女教职工工作先进集体”等奖项。
广东省优秀工会工作者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淼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淼同志长期以来坚持积极参与校院工会、教代会工作,竭诚服务教职工和学校发展。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工会干部,关心关爱教职工,做好各类互助保障及慰问工作;策划组织学院元旦晚会、青工论坛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学校工会活动,不断丰富教职工生活;创建科普团,组织学院教师等赴省内外举办科普讲座,惠及7000余中学生。参与创立中山大学教职工羽毛球协会,多次承办全校性比赛,组队参加省市高校羽毛球赛事并荣获佳绩。关心学校发展,调研撰写的提案曾获2017年中山大学教代会优秀提案。个人曾获中山大学工会成立60周年“工会工作突出贡献奖”、2019年中山大学优秀党员等荣誉。
广东省优秀工会工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彭望清
彭望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工会主席。从事工会工作以来,他以文化建设与锻造为破题思路,以铸就和增强中心文化自信为解题目标,带领中心工会先后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重要奖项。他主导中心品牌体系建设,中心屡次获评“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称号。彭望清长期致力于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与实践,积极投身医院绩效体系构建与改革,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3篇,先后撰写、主编专著5部,获多项省级研究基金,多次应邀在多家三甲医院和省级协会讲授“医院薪酬分配”和“医院文化”等课程。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多个集体、个人获广东省总工会表彰
- 上一篇:高松校长看望深圳校友
- 下一篇:陈春声书记带队调研连州 推进学校帮镇扶村工作
相关推荐
- 【讲述榜样故事】中山眼科中心临床一支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我校举办第五期校情通报会
- 【立德树人】传马研薪火 育时代新人
- 我校旅游学院徐红罡教授当选新一届国际旅游研究院会士
- 【春季会·笔谈篇】以大类培养为牵引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发扬五四精神】发扬五四精神,培育时代精神
- 创新培训形式,生动学史明志——中山大学2019年秋季教工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顺利开课
- 【讲述榜样的故事】砥砺创新,中国医疗添“爱(AI)”心——记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大楼奠基动工
-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易旸副局长一行来我校洽谈产学研合作事宜
- 【聚焦深圳校区】深圳校区搬迁工作系列问答(七)
- 【秋季会·学习篇】附属第七医院召开院务会传达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医学院召开深圳校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五院”协调会
- 我校学子在2018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再创佳绩
- 【榜样的力量】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 【榜样的力量】牢记初心使命 勇于奉献担当——记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优秀共产党员李苗
- 【庆祝党的生日】中山眼科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始终
- 我校教师导演纪录片《寻找苏禄王》登陆巴黎艺术院线
- 中山大学召开校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听取2021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领衔的关于晚期结直肠癌临床实践的研究入选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研究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