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记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党支部
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党支部由 7 名教师党员和 17 名学生党员组成,现任支部书记为吕志跃教授,吴瑜副教授任组织委员、孙希副教授任宣传委员,王立富博士后任青年委员。中山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由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创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人体寄生虫学学科已经成为中山大学独具特色和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之一。该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单位以及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单位。支部党员中,詹希美教授被评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新炳教授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忠道教授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长学制规划教材主编、广东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获得者。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019 年 7 月,本团队研究成果在顶尖期刊 Nature 上发表。
传承心陶精神,延续红色基因
陈心陶教授是我国寄生虫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山大学寄生虫学科创立者、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为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消灭血吸虫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受到毛主席的多次接见。为感谢陈心陶教授为疫区人民健康福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在陈心陶教授开展现场工作的南山镇建立了“陈心陶教授纪念碑”。“心陶教授精神”的实质是“追求卓越、爱国贡献”,是寄生虫学党支部的宝贵精神财富。寄生虫学党支部将“传承心陶精神,延续红色基因”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主题教育内容。每年清明组织全体师生党员拜谒陈心陶教授纪念陵园或参观陈心陶教授故居等活动,这一活动也被学校党委评为品牌党日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潜心教学、业绩斐然
寄生虫学党支部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风尚,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教育氛围;认真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8 年,吴忠道教授领衔教研室教师荣获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吕志跃教授指导本科生再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孙希副教授获得第三届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教师党员主、参编 3 部国家规划教材,主持 3 项广东省教改项目和中山大学教改项目,发表教学论文 3 篇;由支部倡导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已连续召开 13 届,并成为大陆地区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者定期交流并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该会汇聚国内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同行,提升了支部在人体寄生虫学科的影响力,并充分发挥支部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支部成员余新炳教授、吴忠道教授、吕志跃教授主动请缨担任中山医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三位班主任开展讲党课、谈心、组织班游活动以及为每位学生过生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心系学生,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推动所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
勇于创新,科研成果丰硕
过去的一年里,寄生虫学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基础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坚持以热带病防治为导向,不断夯实科研基础、提高科研质量,实现了科研工作的新跨越。寄生虫学党支部党员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7 项;支部党员署名的 20 篇 SCI 论文发表在 Nature、PloS NTD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其中吴瑜副教授、张东京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的《昆虫不相容和绝育技术相结合清除蚊媒种群》在国际顶级杂志 Nature 发表,该研究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虫媒防治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对全球热带蚊媒病的防控产生深远影响。科研奖励方面,余新炳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疟疾、血吸虫病等重大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运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运用》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党支部培养的 3 名博士后共获得包括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内的 8 项科研项目资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11 名(其中广东省优秀研究生 1 名),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培养一批青年后备人才。
《昆虫不相容和绝育技术相结合清除蚊媒种群》在国际顶级杂志 Nature 发表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
热带病防治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与中非、中泰国际合作以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努力为国家战略作贡献。
2018 年吴忠道教授到非洲桑给巴尔岛访问,实地考察中国援助非洲的血吸虫病防治项目;余新炳教授作为中国商务部疟疾防治顾问技术援助项目的专家,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圣普),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疟疾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吕志跃教授以“全球健康丝路学者”身份,对肯尼亚城市与乡村医疗卫生系统及疟疾、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流行与防治现状进行调研,为学院参与“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探索在非洲建立热带病防治现场合作基地提供有益启示和经验。
吴忠道教授对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的考察调研 现场照
寄生虫学党支部与泰国孔敬大学医学院和玛希隆大学热带医学院多层次交流互访,双方建立了实质性合作研究平台,包括举办热带病、传染性疾病和全球健康等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发表共同署名SCI 期刊论文 9 篇,联合承担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1 项,双方互访 15人次等。此外,吕志跃教授受聘为泰国玛希隆大学热带医学院客座教授。
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党支部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潜心科研,大爱无疆,始终践行在治病救人、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雄浑而动听的新时代歌曲,树立了一个个感人而无私的时代楷模;他们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荣和榜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记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党支部
相关推荐
- 【党史学习教育】产业集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2019毕业巡礼】凤凰花开毕业时,归来仍是中大人
- 【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篇】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暨专题辅导报告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八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举行
- 我校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 【2020年秋季会】中大人热议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二)
- 【2019毕业巡礼】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暨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 【秋季会·学习篇】档案馆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到我校调研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意识形态工作
- 【庆祝建党百年】我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
- 我校附属三院杨扬教授当选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抗疫群英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益锋与时间赛跑,组建重症“救火队”
- 【秋季会·学习篇】信息管理学院传达学习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2019毕业巡礼】逸仙学院举行2019届毕业典礼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教务部召开全体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田野中大】故纸、故地、故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校史粤东考察团在梅州(一)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五四精神和学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35位青年人才古田会议会址接受红色专题教育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