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类招生与集中培养”,我们在康乐园期待你的到来
中大新闻网讯 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大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南校园校训(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大类培养改革是推进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快、要求高,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叉,社会不仅需要专业人才,而且需要综合素质过硬、具备跨领域整合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以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等为基本特征的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新时代探索和实践。
南校园孙中山铜像(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明摄)
中山大学2021年实施跨院系大类招生和集中培养,这是学校立足事业发展实际、面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模式以“实施本科大类培养”为牵引,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释放人才培养活力,有助于走出一条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大类培养改革对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入口端”保障。大类招生改革后,我校在各省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政策,具体为:零调剂、认加分、无级差、不退档,更大程度上降低考生的报考压力和专业志愿选择压力。
南校园怀士堂(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提升专业满足度。大类培养改革赋予学生在了解专业基础上的选择权,有助于学生了解大学专业的内涵、明确个人专业意向,切实提高专业满意度和专业思想稳固度。
激发学习动力。大类培养改革以专业选择为抓手,促使学生从入学就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学术之路的热情,打好基础,为研究生阶段进入学科专业研究做好更充分准备。
南校园惺亭(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明摄)
教学资源整合。大类培养以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为核心,激发教师、专业、学院之间良性竞争,促进优质资源向本科人才培养特别是低年级人才培养集聚。
“出口端”保障。大类培养模式下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特色,有助于毕业生获得更强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文化传承。在大一集中培养阶段,让新生感受康乐园的文化传统,体味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蕴,凝聚对大学精神的认同与共识。集中培养后的分流,让学生有机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上,领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大类培养改革是一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系统工程
跨院系大类招生与招宣改革相结合,构建生源质量保障体系。从今年起,招生宣传活动由校领导、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领衔,教授广泛参与,建立“名师进中学”为主渠道的招宣体系,强化招生宣传效果;在招生方式上,学校实行跨院系大类招生,调整分省分专业计划编制方式,精简招生类型。
南校园松涛园食堂(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科学制定分流方案,提高学生专业选择满意度。综合考虑学生在校大一学业成绩和高考成绩,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全面分析实情、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做好数据测算和风险评估,科学制定分流方案。将专业导论课、专业学术讲座,专业宣传周活动,辅导员、班主任、教务管理人员咨询活动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构建系统的、个性化的专业认知教育体系。
南校园新体育馆(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大类培养下,各学院开展协同创新,对大类所属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统一规划设置大类阶段课程方案,以人文基础/数理基础/工程基础/医学基础课为主体,搭建宽广厚实的基础课平台。跨专业调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推行平行班教学,统一教学大纲,实施教考分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南校园永芳堂(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明摄)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创新管理模式。目前广州校区南校园的教学空间、住宿空间、餐饮及文体空间等都得到大幅提升和显著优化,历史悠久而优美的校园结合现代化的设施条件将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学校设立本科一年级管理办公室,以学生思想引领、行为规范、学业发展为工作主责;所有院系均参与到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为学生学习和培养提供专业支撑,并为学生后续专业分流奠定良好基础。
南校园艺术学院楼(来源:党委宣传部 叶梓琪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走近“大类招生与集中培养”,我们在康乐园期待你的到来
- 上一篇:特写: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
- 下一篇: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欢迎你!
相关推荐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到我校调研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一行调研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三大建设】坚持“三个面向”, 立足“三大建设”,凝心聚力共创“双一流”——中山医学院“三大建设”实践
- 我们的2019(三)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七)】做出对人类有贡献的原创性成果——中山眼科中心落实“三大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我校跳绳队在2018-2019年全国跳绳联赛分赛站喜获佳绩
- 【聚焦深圳校区】首批进驻的院系教师代表走进深圳校区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农学院结合“四情”实际 迅速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 【榜样的力量】铸牢理论根基 唱响红色旋律——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党支部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章
- 我校召开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
- 【党史学习教育】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为本科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中山大学召开党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暨培训会
- 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 首届“审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 【讲述榜样的故事】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支部建设相结合——记智能工程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 【大学习】化学学院行政党支部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 我校获评教育部2018年度军事课教学展示两项第一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